韓夫人滿意地點頭,親自指揮著將畫掛好。
隨后,眾人開始布置其他房間。
吳承安的書房里,王鐵帶著幾個士兵將新買的書架擺放整齊。
韓若薇則和母親一起布置閨房,將繡著梅花的帳幔掛起。
吳二河和福伯在正廳擺放著幾盆剛買的蘭花,清香頓時彌漫開來。
一個時辰后,宅院已煥然一新。
正廳內,《秋山問道圖》高懸正中,兩側是吳承安挑選的對聯:
“讀書隨處凈土,閉門即是深山”。
幾張黃花梨木的圈椅圍著中央的八仙桌,桌上擺放著一套青瓷茶具。
角落里,一尊青銅香爐正裊裊升起檀香的輕煙。
就在眾人欣賞新布置的宅院時,兵部的那名士兵回來了。
他在王鐵耳邊低語幾句,王鐵臉色頓時凝重起來。
他走到吳承安身邊,正色道:“吳公子,唐大人讓您最近小心一些。”
一旁的吳二河聞,手中正在擦拭的花瓶差點脫手。
“王隊長,發生何事?”他急切地問道,皺紋里刻滿了擔憂。
王鐵剛要開口,吳承安卻搶先道:“爹,沒什么事,您安心在府上就行。”
他接過父親手中的花瓶,輕輕放在案幾上:“武舉在即,孩兒這幾日不出門,在宅子里練習武藝,這下您總不會擔心了吧?”
吳二河眉頭緊鎖,還想追問,卻被韓夫人適時遞來的一杯熱茶打斷。
“吳老爺。”她溫聲道:“孩子們都大了,自有分寸,你就安心喝杯茶,看看這新布置的宅子可還滿意?”
話說到這個份上,吳二河也不好再追問,只是嘆了口氣,接過茶盞抿了一口。
但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兒子,眼中的憂慮絲毫未減。
此時,王夫人一直站在大宅門口,不停地向外張望。
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
“這都快天黑了,”她憂心忡忡地說:“宏發他們怎么還未回來?”
王宏發、馬子晉和謝紹元三人一早就去翰林院報名參加文舉,按理說午時就能回來,可如今月亮都已爬上樹梢,仍不見三人蹤影。
吳承安走到王夫人身邊,順著她的目光望向漆黑的街道。
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更顯得夜色深沉。
“王夫人,您別擔心,”他安撫道:“我這就過去看看。”
他轉身對王鐵使了個眼色,后者立即會意,點了兩名士兵跟上。
韓若薇也快步走來:“師弟,我與你同去。”
吳承安正要拒絕,卻聽韓夫人道:“讓若薇跟著吧,多個人多個照應。”
她的目光在兩人之間轉了轉,又補充道:“帶上燈籠,路上小心。”
于是,吳承安、韓若薇在王鐵和兩名士兵的陪同下,提著燈籠走進了夜色中的洛陽城。
燈籠的光暈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晃動的光圈,仿佛為他們開辟出一條光之小徑。
遠處,翰林院的方向一片漆黑,不知為何連一盞燈都沒有點亮。
夜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
吳承安不自覺地握緊了腰間的佩劍,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