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買一塊嘗嘗都是奢望,但長安的有錢人多的是,似乎有些搞頭。
林婉婉看出祝明月有些疑慮,“祝總,之前那筆錢你打算拿來干嘛?”
現在家里都是自己人,祝明月也沒必要瞞著,“買地。”
“祝總,你不像這么保守的人呀!”買地是大吳人的追求,但段曉棠想來,祝明月手上有錢不應該是繼續投資利滾利么。
祝明月沒有直接回答,只是看了看后院,“紅薯藤長出來,可以準備第二輪藤蔓扦插了。”
柳家小院本就是住宅,后院屋后那一小塊地本是做花圃的,被她們當菜地種上了蔬菜。
戚蘭娘想了一會,“沒有地方了。”旁邊都種上其他蔬菜了。
孰輕孰重段曉棠分的清楚,“明天我去買些花盆回來,把其他菜移栽出來。”
“不如在前院砌幾個花池出來,以后種菜養花都便宜。”趙瓔珞想著前院這么大的院子,空著也是浪費。
砌花池和買花盆哪個方案更優無需多問,祝明月:“瓔珞,你明天去找李師傅,請他撥兩個人來幫忙砌一下。”
小院的布局李匠人早就清楚,只要說明白要求,不必實地測量都能估算出磚石數量。不是技術活,也不用親自出馬。
前院畢竟是門面,可以將一些長得好看的移栽過來,比如辣椒西紅柿,紅紅火火多熱鬧。
長得磕磣的委屈點住花盆吧。
“我們在武功名下有三畝地,但太遠了,鞭長莫及。”祝明月手遮住半只眼,有些疲憊,“家里移栽只能解決眼前問題,現在騰地方能暫時解決紅薯的生長空間,但后頭的玉米土豆怎么辦。”
“我們需要一塊土地來進行專業的育苗育種種植,”財富的滋味祝明月早就知道,并沒有再重新體會的迫切性,現在只想做一些或許更有意義的事。
“長安城周邊良田價格最高能到五十貫一畝,我們退一步,選擇不那么好的地,最低也要三十貫。而且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臨河能保證私密性的田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