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二千貫的金子如果按照三十貫一畝買地,似乎能買上幾十畝,比杜喬家世傳的土地還多。但這樣的地方在長安周邊幾乎可以稱一句“窮山惡水”是貧瘠之地。
不說水源,連交通都無法保證。
水源、交通、加上附屬的田莊房屋,種種要求加在一起,離五十貫亦不遠矣。
而且長安周邊的土地向來是有價無市,名下有地就是一筆長生財,除了敗家子誰會拿出來賣呢。
權貴富豪的田莊從來幾十畝起,兩千貫只能買個邊角。
何況幾人在長安一無根基二無權勢,就算有地放出來,她們能買得到嗎?
想買,只能溢價。
段曉棠想到也是一陣頭疼,“長安,居大不易。”
林婉婉糾正,“是地大不易。”當初武功的書吏看在白家的份上分了三畝地,還覺得他們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趙瓔珞對后院的作物重要性并不清楚,“不如先賃一塊地種一兩年。”鄉下多是這么做的。
林婉婉:“你知道紅薯最終的畝產量能有多少嗎?”
趙瓔珞:“多少?”
林婉婉比了一個“ok”的手勢,“這么多。”
趙瓔珞:“三百斤。”大吳蔬菜的常規產量。
林婉婉:“加個零。”
趙瓔珞學過復式記賬法,也學過阿拉伯數字,加個零是什么意思當然明白。眼睛猛然瞪大,難以置信,“三千斤,怎么可能?”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