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方勢力忙著打探消息時,一支來自京師的隊伍,在百姓與士卒的簇擁下,緩緩走進勘察加營地。
為首之人身著官袍,手持圣旨,正是戶部侍郎郁新。
朱高熾見狀,連忙與朱雄英率湯和、俞通淵等文武官員,上前迎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命燕王世子朱高熾,全權負責美洲開拓事宜,節制北洋水師、先鋒艦隊及各藩王所派兵力,調度糧草、物資、人員任免等一切事務,無需事事奏請,可自行決斷……欽此!”
郁新展開圣旨,高聲宣讀,聲音傳遍營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聚焦在朱高熾身上。
朱高熾跪地接旨,心中百感交集。
這道圣旨,不僅是老朱對他的信任,更是大明對美洲開拓的決心。
“孫臣高熾,接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眾人散去,郁新跟著朱高熾走進營帳。
朱高熾好奇地打量著此人,心中暗道果然是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奇才。
郁新的履歷他早有耳聞——出身布衣,卻憑借出眾的才能被朝廷征召,朱元璋親自為他賜名“新”,足見對其的重視與期許,這份殊榮在明初的文臣中并不多見。
更難得的是,郁新不僅個人品性出眾,傳聞中向來慷慨好義,對待親友鄰里多有幫扶,治家更是井井有條,家風嚴謹,在朝野間口碑極佳;為政方面,他秉持寬大得體的理念,從不苛待百姓與下屬,總能以溫和卻高效的方式處理政務,尤其擅長綜理財賦——無論是戶籍核查、賦稅征收,還是國庫調度、物資分配,他都能打理得清清楚楚,條理分明,甚至能在保證朝廷收入的同時,減輕百姓負擔,被時人比作唐代名臣劉晏。
要知道,劉晏可是以改革漕運、鹽政,盤活國家財政聞名的能臣,將郁新與之并列,足以見得他在理財領域的卓越能力。
而且,郁新所制定的財政制度與規劃,許多都被后世沿用,成為朝廷處理財賦事務的范本,堪稱明初難得一見的“理財專家”。
此次老朱派他前來勘察加,不僅是傳遞圣旨,想必也是希望借助他的才能,為美洲開拓的物資調度、財政規劃提供支持,有這樣一位能臣相助,后續的糧草、軍餉等難題,定然能迎刃而解。
屏退左右后,郁新低聲說道:“胖殿下,此次前來,除了傳旨,還有一事要告知殿下。太子殿下聽聞美洲開拓成功,欣喜不已,本想親自趕來勘察加,與殿下一同規劃后續事宜,無奈朝中政務繁忙,六部奏章堆積如山,實在抽不開身,才命臣代他前來。”
郁新頓了頓,補充道:“太子殿下還說,殿下在海外辛苦,朝廷定會全力支持,戶部已備好三百萬兩白銀、五十萬石糧食,隨時可調往勘察加,作為開拓美洲的軍需。”
朱高熾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太子朱標向來體恤下屬,更看重海外開拓對大明的意義。
“替我多謝喪標,”朱高熾感慨道,“有皇爺爺與喪標的支持,那我心里面就有底了,將美洲開拓之事辦好,為大明開拓出一片全新的疆土。”
郁新笑著點頭:“殿下有這份心,陛下與太子殿下定會放心。”
“說起來,如今整個京師都在談論美洲,百姓們爭相報名,想要隨船隊前往新大陸;官員們也紛紛上奏,為美洲開拓出謀劃策。不僅如此,這股熱潮早已傳遍大明各行省,從江南水鄉到北方重鎮,到處都掀起了‘美洲熱’,尤其是那些士紳縉紳,一個個都跟嗅到了腥味的貓似的,早就開始暗中籌備,就等著朝廷放開限制,好第一時間沖向美洲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江南蘇州、杭州的那些富商,最近把各大船廠的門檻都快踏破了——有的一次性下訂單打造十艘遠洋商船,要求工匠加班加點趕工,只求船只夠大、夠穩,能裝下更多的礦工、工具與貨物;有的甚至直接收購小型船廠,自己招募工匠改造船只,連船上的淡水儲存、糧食保鮮設備都想得一應俱全。他們心里打得明白,美洲有金礦、有沃土,搶先一步把船備好,就能搶先一步把人送過去,占下礦脈、圈好土地,往后的收益簡直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