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與徐增壽小心翼翼地將裝滿土豆、紅薯、玉米、南瓜種籽的糧袋搬上戰船,又仔細收好記錄著培植方法的文書,對著前來送行的子庚與殷遺部族人深深作揖。
“庚首領,大恩不謝,待我們將糧種帶回大明,定讓子民們永遠記得殷遺部的恩情!”李景隆高聲說道,徐增壽也跟著補充:“日后我們定會帶著更多大明好物來看望大家!”
子庚笑著揮手,族人們也紛紛舉起手中的農具,用部落的方式為他們送別。
戰船緩緩駛離金陵灣,李景隆與徐增壽站在甲板上,望著漸漸遠去的殷遺部村落,心中滿是激動——他們知道,船上的這些糧種,承載著無數大明百姓的希望,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送回中原。
“傳令下去,加速航行,先返回大明灣據點,補充物資后立刻啟程回朝!”李景隆對著副將下令,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急切。
徐增壽則守在糧袋旁,反復叮囑士卒:“一定要看好這些種籽,不能受潮,不能受損,每一粒都關乎人命!”
戰船順著洋流,一路向北疾馳。
沿途經過幾處小島,士卒們只是短暫停靠補充淡水,便馬不停蹄地繼續趕路。
李景隆與徐增壽幾乎沒有合眼,要么研究著培植方法,標注著關鍵步驟;要么站在船頭,催促著水手加快速度。
在他們心中,早一日將糧種送回大明,就能早一日讓挨餓的百姓吃上飽飯,“易子相食”的慘劇就能早一日終結。
幾天后,戰船終于抵達大明灣據點附近的海域。
李景隆正準備下令靠岸,卻突然愣住了——眼前的景象,與他們離開時截然不同。
昔日簡陋的臨時據點,如今竟成了一片熱鬧非凡的港灣:數十艘大小戰船停靠在碼頭邊,岸邊矗立著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幾座高大的瞭望塔拔地而起,還有不少士卒正在搬運物資,往來的人群絡繹不絕,儼然一座初具規模的繁華港口。
“這……這是大明灣?”徐增壽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見。
李景隆也皺起眉頭,疑惑道:“咱們離開才三四個月,怎么會變成這樣?莫不是走錯地方了?”
二人對視了一眼,盡皆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震驚與不安。
臥槽,不會是被人偷家了吧?
直到戰船靠近碼頭,看到岸邊旗幟上“大明水師”的字樣,二人才確認這就是曾經的臨時據點。
船剛靠穩,一名水師校尉便快步上前,見到李景隆與徐增壽,立刻躬身行禮:“末將參見李將軍、徐將軍!俞將軍早已等候二位多時了!”
“俞將軍?哪個俞將軍?”李景隆連忙問道。
校尉笑著回答:“是俞通淵將軍!他率領美洲開拓先鋒艦隊,一個多月前從勘察加抵達此處,見據點簡陋,便立刻著手擴建,如今的大明灣,可比以前氣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