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里,李景隆與徐增壽輪番給子庚和部落長老勸酒。
中原美酒度數雖不高,卻架不住一杯接一杯地喝,子庚本就喜歡這酒的味道,來者不拒,沒過多久,臉上便泛起紅暈,眼神也變得迷離起來。
部落的族人們酒酣耳熱,開始圍著篝火跳起了部落的舞蹈,他們手拉手,踩著鼓點,嘴里唱著古老的歌謠,聲音粗獷卻充滿活力。
“跳!一起跳!”子庚猛地站起身,一把拉住李景隆的手臂,又拽過徐增壽,踉踉蹌蹌地加入了跳舞的隊伍。
李景隆與徐增壽先是一愣,隨即相視一笑,跟著族人們的節奏,笨拙地跳了起來。
他們雖不懂部落舞蹈的動作,卻也跟著手舞足蹈,引得族人們陣陣歡笑。
篝火旁,士卒們也被這歡樂的氣氛感染,有的跟著哼唱,有的拿出隨身攜帶的笛子、哨子,吹起了中原的曲調。
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交織在一起,竟意外地和諧。
一個部落的小女孩,手里拿著一塊桂花糕,走到一個年輕的水師士卒面前,怯生生地將糕點遞了過去,士卒笑著接過,從懷里掏出一顆用紅線串著的小銅錢,戴在了小女孩的手腕上,小女孩開心地蹦蹦跳跳跑開了。
徐增壽看著眼前的景象,湊到李景隆耳邊低聲說道:“看來這宴會沒白辦,至少讓他們放下了戒心。不過糧種的培植辦法,還是沒問出來。”
李景隆微微點頭,目光掃過歡快的人群,輕聲道:“急不來。你看子庚現在的樣子,已經把咱們當朋友了,只要往后多走動,多交流,等彼此再親近些,他自然會愿意把培植辦法告訴咱們。”
子庚似乎聽到了二人的對話,雖然醉意朦朧,卻還是用力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指著農田的方向,含糊不清地說:“明天……帶你們……看……種地……”
李景隆與徐增壽心中一喜,連忙應道:“好!明日我們一定去!”
夜色漸深,宴會的氣氛卻絲毫未減。篝火依舊在燃燒,歌聲、笑聲、鼓點聲交織在一起,回蕩在大明灣的上空。
子庚終究抵不住酒意,靠在一棵大樹下睡著了,臉上還帶著滿足的笑容。
部落的族人們也漸漸散去,有的躺在沙灘上,有的相互攙扶著返回部落,臨走時還不忘對著水師士卒們揮手告別。
李景隆與徐增壽安排士卒將子庚送回部落,隨后并肩站在沙灘上,望著遠處的海面。
月光灑在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遠處的據點里,燈火點點,與天上的星辰交相輝映。
“沒想到殷遺部竟是殷商后裔,難怪看他們的一些習俗,總覺得有些熟悉。”徐增壽感慨道,“若是能讓他們重新認祖歸宗,或許對咱們開拓美洲,也是一大助力。”
李景隆點頭道:“是啊。而且他們掌握的高產糧種,才是重中之重。”
“子庚說明日帶咱們去看種地,這可是個好機會,咱們得好好準備一下,多問、多看、多記,務必把關鍵的培植技巧弄清楚。”
“放心吧,我已經讓士卒準備好紙筆,明天不管看到什么,都一一記錄下來。”徐增壽說道,“等先鋒艦隊抵達,咱們就能把糧種和培植辦法一起送回大明了。”
二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期待。
他們知道,這場宴會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既要與殷遺部深化合作,獲取糧種培植辦法,也要加固據點,迎接后續的大軍與移民。
但此刻,看著大明灣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聽著遠處傳來的零星歌聲,他們心中充滿了信心。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子庚便帶著兩名部落長老,踏著晨露來到大明水師據點。
李景隆與徐增壽早已等候在門口,見子庚如約而至,連忙上前見禮:“庚首領,勞煩你親自引路,實在多謝!”
子庚笑著擺手,用生澀的中原話說道:“朋友,應該的!”
一行人沿著田間小路往部落農田走去,剛靠近田埂,便看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田地里,殷遺部的族人們正忙著農活,有的彎腰用木犁翻土,有的蹲在壟上播種,還有的提著陶罐澆水,忙而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