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李承乾的目光才從窗外收回,落在案頭那卷攤開的《貞觀政要》上,指尖無意識地在紫檀木桌面上敲擊著。
蕭德的忠誠與擔當令他欣慰,但一個蕭德遠遠不夠。
偌大的東宮,偌大的大唐,他需要更多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
“杜荷、長孫沖...”李承乾輕聲念著這兩個名字,搖了搖頭。
身為駙馬都尉,他們注定與實權職位無緣,這是父皇定下的規矩,也是防止外戚專權的必要之舉。
許多暗中的事務,都不便交由他們去辦。
忽然,他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那些開國功臣的子弟們呢?
他們的父輩為大唐江山立下汗馬功勞,這些年輕人自幼耳濡目染,想必不會差到哪里去。
“秦瓊秦叔寶的兒子...”李承乾喃喃自語。自秦瓊去世后,胡國公府日漸冷清,但他記得秦懷玉那年少時便顯露出的英氣。
作為大唐第一猛將的后人,想必不會辱沒門風。
還有程咬金那兩個兒子,程處默和程處亮,尉遲敬德的獨子尉遲寶林...
這些將門虎子,從小在軍營中摸爬滾打,武藝謀略應該都有根基。
若是好生培養,將來必能成為棟梁之材。
李承乾的思緒越發活躍起來。
他想起杜荷的大哥杜構,如今在外地擔任刺史,政績頗佳,是個實干之才。
若是能調回長安,必能助他一臂之力。
甚至那個被長安人暗中譏諷為“綠帽王”的房遺愛...
李承乾微微一笑。
好在高陽公主的事情被他及時制止,房遺愛雖然受了打擊,但并未一蹶不振。
作為房玄齡的次子,想必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最重要的是,這些勛貴子弟的背景清晰,家族與大唐休戚與共,值得信任。
“張三。”李承乾忽然開口。
身影如鬼魅般出現在殿中,張三躬身待命。
“去查一下秦懷玉、程處默、程處亮、尉遲寶林近況如何,現在任何職。還有房遺愛,看他最近在做什么。”李承乾頓了頓,“特別注意杜構的政績,搜集他在任上的表現。”
“諾。”張三領命,悄無聲息地退下。
李承乾站起身,在殿中緩緩踱步。
他知道,這些勛貴子弟大多在十六衛中掛著閑職,或是擔任一些無關緊要的官職。
李世民有意磨練他們,不讓他們過早掌握實權。
但在他看來,這何嘗不是一種人才浪費?
……
片刻后,張三帶回了一份詳細的報告。
秦懷玉現為左武衛錄事參軍,虛職無實權,平日多在府中習武讀書,很少與人交往。
程處默現任右衛長史,程處亮為千牛備身,二人時常與長安城中勛貴子弟出游打獵,武藝不俗但略顯浮躁。
尉遲寶林在京兆府任法曹參軍,處理案件果斷,但性情剛直,常與上官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