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拍賣,照常舉行,還是價高者得!
另外,給朕盯緊國子監和那些喜好多的御史,若有誰公然以此事非議朝政,記錄下來報朕。”
“是,陛下。”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殿門口,望著遠處恢弘的長安城。
他的目光越過重重宮闕,仿佛看到了那十萬份報紙正如燎原之火,席卷向更廣闊的大地。
些許阻撓,或許無法避免,但這打破世家壟斷的勢頭,已然無可阻擋。
……
李承乾接到李世民的口諭,心中大定。
外面的流蜚語,他通過自己的渠道也有所耳聞。
他深知,這是變革必然觸及既得利益者所帶來的反噬。
然而,李世民的明確支持給了他最大的底氣。
“不必顧慮,放手去做!”——這簡短的八個字,如同尚方寶劍,斬斷了可能的掣肘。
東宮屬官們原本因世家暗中散布的流而有些惴惴不安,此刻也如同吃了定心丸,辦事效率更高。
面對蜂擁而至、揮舞著巨資求購廣告位的商賈,李承乾指示屬下:即刻擬定詳細的廣告刊例與競價規則。
很快,一份條款清晰的《貞觀民報廣告刊例》被張貼于東宮門外。
其上明確規定了各版位、尺寸的基準價格,并宣布將采取“價高者得,定期競拍”的原則,且所有廣告內容需經東宮審核,不得有虛假、夸大之詞,不得有違朝廷法度與公序良俗。
此舉非但沒有嚇退商賈,反而因其透明和“皇家認證”的意味,更激起了他們的狂熱。
第一次小型競拍會就在東宮一側的偏殿舉行,數十家豪商為此擠破了頭。
最終,下一期報紙的六個廣告位,最低的也拍出了一千五百貫的天價,僅廣告一項收入,就足以覆蓋本期十萬份報紙的所有印制、分發成本,并有巨額盈余。
消息傳出,市井嘩然,那些暗地里非議報紙“靡費國帑”的流,在真金白銀的收益面前,不攻自破。
然而,崔師仁等人并未就此罷手。
經濟上的競爭難以阻擋,他們便將更多火力集中于“道德”和“禮法”層面。
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下,國子監內以及一些清流官員中的反對聲浪愈發高漲。
數日后的一次常朝上,一位以耿直敢聞名的御史大夫,出列躬身,手持笏板,朗聲道:“陛下,臣有本奏!”
“臣彈劾東宮所辦《貞觀民報》,其行雖有傳布政令之利,然其弊更甚!
其一,將朝廷威儀與商賈賤業同列一紙,致使銅臭污及圣聽,體統盡失!
其二,為求牟利,竟行競拍之事,使東宮漸成市儈之所,有損國體!
其三,報刊內容流于淺俗,恐使民風浮躁,不重根本。
長此以往,士不安學,農不勤耕,商愈奸猾,國將不國!
伏請陛下明察,即刻廢止此報,或嚴加約束,使其重歸正途!”
這番奏陳,引經據典,辭激烈,頓時在朝堂上引起一陣騷動。不少保守官員紛紛附和,表示擔憂。
龍椅上,李世民面色平靜,看不出喜怒。他目光掃過殿內群臣,緩緩開口:“眾卿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