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出現的老者,令眾人驚詫不已。
白明微走過去,解釋道:“老伯,我是白相的嫡長孫女白明微,在你面前的都是白家軍,這旗幟便是白家軍的證明。”
老者不但沒有平復情緒,反而愈加激動,他大喊:“鄉親們,快出來吧,進城的是白家軍……是白家軍啊!”
街道兩側緊閉的門扉被拉開,許許多多的百姓陸續走出來。
他們無一例外,幾乎都是老人與婦孺,還有一些面黃肌瘦的孩童。
他們小心翼翼地端詳著白家軍的旗幟,幾經確認后才總算放下戒備。
他們久久地望著士兵扛著的旗幟,竟捂唇哭了起來。
其中一位老嫗泣聲道:“白家軍不是都陣亡了么?怎么還……怎么還有?”
白明微心頭一顫,隨即眼眶不由自主紅了。
盡管到了現在,父叔兄長的音容笑貌依舊浮現在腦海中。
白明微雖接受了父叔兄長陣亡的事實,卻總是會恍恍惚惚地覺得,父叔兄長還好好的活著。
所以每次別人提到父叔兄長已經過世時,她的心都會難以抑制地抽痛起來。
她深吸了幾口氣,才壓制住那如細絲割過心臟的痛楚。
最后,她平靜地解釋:“的確,父叔兄長,白家十一位男人,還有白家率領的八萬將士,全部陣亡于陰山谷中。”
“我與嫂嫂們繼承了父叔兄長的遺愿,重組了白家軍,眼下姚城收復了,而平城也在霍將軍的幫助下,于昨夜剛剛被收回。”
“白家軍,白家的大人們……唉……”適才最先出來的老者捂臉哭泣。
一名老嫗忍不住落淚:“白相的后代,人人出類拔萃,個個都是人中龍鳳,只可惜天妒英才……”
另一位婦女長嘆一聲:“他們都是好人吶!怎么這世道就容不得好人長命?”
老者再度泣淚:“這世道便是如此,英雄埋冢無人問,唯有小人錦衣裘……可憐的白大人們……可憐的白家軍……”
白明微愈發不明所以,她問:“你們都認識我父叔兄長么?”
老者淚流滿面:“何止是認識啊!白家的大人們對我們有恩吶!”
頓了頓,老者開始講述那段沒有被官方銘記,但卻令他們永志難忘的歷史。
原來,在白家軍到達平城之前,東陵早已接連失去四座城池。
東陵戍邊將領李賢昭敗逃至平城,可在北燕大軍兵臨城下時,他們并沒有帶兵負隅頑抗,而是忙著搶奪平城百姓的錢財。
不僅搶奪,他們甚至還濫殺,無數百姓慘遭同胞之手,這原本繁華的城市,一夕之間變成人間煉獄。
直到白家軍取道涼城,率軍入駐到平城之中,這種情況才得以解決。
老者聲淚俱下地講述:“白家軍進城后,在抵御北燕人的同時,處置了那些欺凌百姓的官兵,并將他們搶走的錢財歸還給我們。”
“雖然大人們個個是文人,可行軍打仗卻沒有文人的柔弱,北燕大軍久攻不下,平城也得以維持安寧。”
“直到李賢昭從獄中逃走后,事情就都變了。”
“自打那會子起,也不知怎么回事,只要北燕大軍一攻城,這城中的百姓便會在白家軍去抵御敵軍時接連失蹤,到最后人數竟高達數千人。”
“有一日白大將軍忽然率兵從南門而出,帶著約莫三之有二的人馬趕往陰山,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直到平城被攻破,北燕賊子將所有活著的守城將士帶往陰山斬殺,我們才知曉,原來白大將軍與他帶出去的將士們,都在陰山陣亡了。”
“也就在那時,我們得知白大將軍前往陰山,是為了解救那些失蹤的百姓。”
“可就在白大將軍前腳剛走,李賢昭的士兵趁白家軍人手短缺,從牢獄中逃出,他們不僅與北燕人里應外合,還趁機大開城門放北燕人進來!”
“那些可惡的北燕賊子,剛入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整座城洗劫一空。”
“人不是人,命不是命,在這座城活著的百姓們,生不如死啊……只是錢財被洗劫也就罷了,就連糧食也被收刮干凈。”
“大伙兒已經許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我們日日盼,夜夜盼,就是盼著還能再有像白家軍一樣的軍隊能解救我們,沒想到竟讓我們給盼到了白家軍。”
聽老者說完,白明微震驚得無以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