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收復姚城時,百姓們似乎對白家軍沒有什么太多的感情,而平城被收復后,百姓沒有歡呼雀躍地迎接大軍。
原來白家軍未曾去過姚城,而平城受過自家人的壓迫,所以百姓們才不敢出來,直到他們看見白家軍的軍旗。
她難以置信:“原來我的父叔兄長不是敗走陰山,被困全殲么?”
老者連忙擺擺手:“這怎么可能?白家軍怎么可能會敗走?白家軍人人都是好漢,白家的幾位大人個個都是英雄。”
“他們怎么可能會敗走?要不是為了救那些失蹤的百姓,白大將軍也不會出城。”
“要不是李賢昭的那群混蛋兵,就算當時平城只有兩萬人馬,白家軍都不至于失去平城!”
原來父叔兄長從未敗走陰山,原來他們不是敗走被困。
哪怕在最后一刻,他們也沒有撤離。
他們是為了百姓而死,并非像京中得到的消息那般,是因為用兵不善,從而導致全軍覆沒。
他們到了最后一刻,也都在守護百姓啊……
白明微忽然笑了。
她就知道,她的父叔兄長都是英雄!
她就知道,白家的人從來沒有孬種!
壓制住內心翻涌的情緒,白明微又道:“老伯,我們在京中得知的消息并非如此。”
“那戰報上說,白家主帥用兵不善,在北燕大軍壓境之下節節敗退,最后退到陰山,被困在里面全殲。”
在場的百姓異口同聲:“絕對沒有的事!”
老者擲地有聲地解釋:“白家軍到來的時候,平城往北的幾座城在短短幾日內接連失守。”
“白家軍根本就沒有節節敗退的情況!白家十幾位大人個個英武卓絕,怎么可能會有那種情況發生?”
“一定是戰報弄錯了!我們滿城百姓都可以作證!”
另一位百姓接著道:“白家軍來到平城后,不僅抵御賊寇,還在短短時間內將平城的庶務理順,若是沒有戰火的紛擾,平城必定更加興盛!”
“只可惜……只可惜……最后一個人也沒有回來,而失蹤的百姓也沒能回來……”
后面的話,百姓因哽咽沒能說出來。
聽到這樣的消息,白明微在欣慰之余,也意識到了問題。
白家軍以這種方式全軍覆沒,哪怕是祖父的眼線都沒接到真實消息,所有人都以為白家軍是被困陰山全殲。
如此說來,這絕對不是戰報出錯那么簡單。
當時北燕占領平城,百姓沒了自由,就算百姓知曉真相,消息也傳不出去,這很正常。
然而朝廷那么多傳遞消息的渠道,怎么會傳了這樣一份消息呢?
想到李賢昭的身份,白明微心里登時就了然了。
這李賢昭何許人也?
那是秦豐業的妻弟啊!
想必是因為李賢昭敗逃后不干人事,而白家軍又正巧來到平城,秦豐業知曉后擔心李賢昭的罪行被揭發,因此連累他秦家。
所以才控制了所有的信息往來,在陰山一事發生后,借用假消息禍水東引,將全部過錯都推到白家軍頭上。
一句“好大喜功,用兵不善”就抹殺了白家軍的所有功勞,也使得白家陷入困境。
只是父親被引去陰山一事,究竟是出自只手遮天的秦豐業之手,還是北燕人的戲碼?
然而無論是什么原因,白家軍在陰山全殲,必然有不為人知的內幕。
白明微忽然想起,那十一封染血的家書應該能看出端倪,只是當時接到消息太過震驚,以至于沒有仔細查看。
但既然已經走到了這里,她必然會將此事查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