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輕描淡寫的“可能有那么一點兒,真不多”,此刻重若千鈞。一點“微末”的影響?
一個省委組織部的核心人物。
他只要“一點點”的關注,落在基層一個副鎮長的頭上。
那分量,足以掀起滔天巨浪。
足以鋪就一條青云直上的階梯,也足以…將他卷入難以預料的漩渦中心。
“低調一點兒…”
窗外,琉璃鎮的燈火次第亮起,在深沉的暮色中連成一片模糊而溫暖的光帶。
遠處鳳凰山巨大的黑色輪廓沉默地矗立著,像一頭蟄伏的巨獸。
山下的那片土地,那個凝聚了他心血、寄托了沉重歷史的基地構想,此刻卻像一枚投入深水的石子,激起的漣漪正悄然改變著他腳下看似平靜的水面。
這成了自己一個進步的契機?
真是沒有想到!
江昭陽緩緩抬起手,抽出紅頭文件,指尖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顫,輕輕拂過桌面上那份紅頭文件冰涼的紙張邊緣。
那觸感清晰而真實。
機遇與風險,賞識與審視……所有模糊的預感、王傳宗語焉不詳的暗示、文件上那些滾燙的字句。
此刻都在這寂靜的辦公室里凝聚成一種沉甸甸的實質,壓在他的肩上,也烙在他的前路之上。
“自己已取得了王部長的認同?”這個念頭荒謬得像平地凸起的山巒,壓得江昭陽自己都感到一陣眩暈。
那是一座只能仰望的山峰。
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那雙翻云覆雨的手,決定著多少人宦海的起落沉浮。
自己是什么?
琉璃鎮的副鎮長。
選調生的名字在省組織部龐大數據庫里或許有那么一行記錄,但那也是淹沒在成千上萬份簡歷中的一行數據,像一粒砂子沉在深海。
王部長一天到晚,眼過多少廳局要務、接觸多少縣處級以上真正進入他關注視野的人物?
自己這點微末的位置,這點可憐的分量,如何能自己“取得”省組織部核心領導的“認同”?
這不啻于天方夜譚。
那么真相呢?
江昭陽心念電轉,如同撥開層層迷障。“王教授肯定沒有全部說出真相。”
那溫吞水似的、充滿文人迂回的話語下,藏著多少隱而不宣的關鍵動作?
那句“有那么一點點”的輕描淡寫,此刻聽來,簡直像是隔著一層單薄宣紙的提示。
王教授,這位看似清癯、學究氣十足的老人。
他絕不是僅僅如他自己所那樣,只是在與兄弟“聊家常”時“隨意提及”。
不!絕對不止于此!
江昭陽幾乎能清晰地勾勒出那個場景——在王教授那間滿是書卷氣、或許窗外栽著幾叢修竹的客廳里。
當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的弟弟對鳳凰山的項目表示出“興趣”的那一刻,王傳宗絕不會僅僅是說了句“江昭陽提出的”。
那力度不夠,遠遠不夠。
“他一定是為自己做了鄭重其事的推薦!”這四個字沉甸甸地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