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們琉璃鎮多年的利稅大戶,是財政的支柱,就業的保障。”
“它們穩定,全鎮的經濟盤子就穩了大半。”
他抬起頭,目光帶著一種近乎懇切的意味再次掃過其他人,希望喚起他們的“同感”。
他的語氣盡量放緩,甚至帶上了一絲“為全鎮長遠計”的冠冕堂皇,“對于檢查中可能暴露的一些歷史遺留的污染問題,或者是一些客觀發展初期難以避免的不規范操作。”
“我的意思是……在后續處理上,是否可以考慮……適當放寬一下?”
“政策的執行,也需要結合實際,考慮地方發展的可持續性嘛!”
“懲罰不是目的,幫扶和引導發展才是根本。”
他頓了頓,試圖讓自己的聲音更有說服力,“如果處理過苛,挫傷了企業的積極性,甚至引起反彈,對我們鎮的發展大局……怕是很不利。”
他說完,會議室里又是一陣短暫的沉寂。
這話看似為公,實則心思昭然若揭。
有人心里不以為然,有人則感到一絲尷尬和滑稽。
寬到什么程度才算“適當”?
什么樣的“不規范操作”可以放過?
林書記這護犢子護得,也太不顧及立場了。
眼看自己都泥菩薩過河,還要給老關系們鋪最后一條“赦免通道”?
江昭陽的臉上漾開了一抹極淡的笑意。
那笑意并未達到眼底,更像是一種禮貌的回敬。
他的聲音沉穩如初,卻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輕易地挑開了林維泉試圖建立的那層溫情面紗。
“林書記考慮的出發點是為全鎮經濟著想,這點很重要。”
他先“溫和”地給予了肯定,但話鋒隨即一轉,斬釘截鐵,不留任何縫隙,“不過,如何處理,關鍵還是要看檢查出來的問題本身。”
“是安全問題關乎人命?還是環保問題觸及紅線?又或只是一般性管理疏漏?”
“問題有輕重,性質有差別,處理自然也要有度。”
“縣里市里的要求和標準都在那里擺著,我們不能脫離實際,但也不能搞無原則的彈性空間。”
他環視眾人,最后視線重新落回林維泉身上,那目光平和卻有著洞穿的力量,“現在檢查都還沒啟動,我們就在這里討論處理尺度要從寬,為時尚早。”
“也容易給執行人員造成不必要的先入為主的導向。”
“查清事實,實事求是,依據規定辦。”
“這才是對所有人、對企業、也是對發展大局真正負責任的態度。”
字字清晰,句句在理,邏輯嚴密,滴水不漏。
沒有反駁林維泉關于“發展重要”的論點,但完美地將其化解并納入了依法依規、區別對待的框架內,更隱含告誡:提前預設“從寬”就是對檢查本身的不尊重!
這軟硬適度的回應。
既給林維泉遞了一個不太好看的臺階下,又徹底堵死了他試圖干預檢查結果的口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