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乞百家福”改成了“集工農情”,有人為了表現自己對革命事業的追求,縫制百家被時還會唱革命樣板戲選段。
葉西西看過資料,某位接生婆回憶,她曾為貧農家庭縫制百家被,每縫一塊布就念一句毛主席語錄,最后在被角繡上“紅小兵”圖案。
也是頗有這時候的時代特色了。
柳翠萍能舍得送出幾塊碎布料,已經是十分有誠意了,即使那幾塊小碎布加起來還沒她的巴掌大。
但無論如何,這是對方的心意,葉西西鄭重地道謝:“謝謝嫂子!”
不習慣別人正兒八經地道謝,柳翠萍一下子不好意思起來,直擺手,臉都紅了。
“這不算啥,不算啥,妹子別跟我客氣。”
葉西西轉身回去打開院子木門,招呼柳翠萍,“嫂子,要不先進來喝口水?我把東西放下,咱們再一起去摘野菜。”
“別了,”柳翠萍擺擺手,“這一來二去的得耽誤多少時間,我就在門口等你,你放下東西就出來吧,我陪你一起去摘野菜,剛好我家也好久沒吃野菜了,今天也來嘗嘗鮮。”
“也行。”
葉西西也不客氣,將菜放到水井邊的竹筐里,便和柳翠萍一起離開,朝上次她摘馬齒莧的那片山腳樹林走去。
兩人一路上說說笑笑,也算和諧,大部分都是柳翠萍在說,葉西西聽著。
葉西西剛開始還有些尷尬,她和柳翠萍不熟,確實沒什么共同話題可以聊。
但幸好柳翠萍是個自來熟,一路上絮絮叨叨的,不是村頭的周寡婦昨兒又跟親家干仗,起因是她家虎娃偷藏了半塊糠餅子;
就是村東頭的老樟樹下有人扛著一大袋白面路過時不知道為什么袋子破了一個大洞,白花花的面粉留了一地,回到家只剩下小半袋面粉,折回去找的時候灑落的面粉早就被人收了個干凈。
有柳翠萍這個全村廣播站在,葉西西一路上并不無聊,反而聽得津津有味。
柳翠萍不愧是一線群眾,對村里的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如數家珍。
說完幾件村里的各種八卦,柳翠萍突然神秘兮兮地湊近葉西西。
“這件事情我只偷偷和你一個人說,你可不能告訴其他人哦。”
葉西西挑挑眉,心里了然,一般這種“我只和你一個人說”的消息,轉頭就會有其他人同樣用這句話告訴別人“你可不能告訴其他人哦。”
不出意外的話,早就飛出幾里地了。
柳翠萍鬼鬼祟祟扯著葉西西的手腕,四周瞧了一遍沒人,這才壓低聲音說:
“你那個前婆婆,就是狗蛋的養母閻紅芝,她家媳婦趙玉鳳,對,就平時專門和你過不去那貨。”
柳翠萍又快速掃了一眼四周,聲音壓得更低了。
“有人看到她和大隊長的兒子孫志強偷偷鉆苞米地!過了好久才提著褲腰帶離開,等兩人走后那人進去苞米地一看,哎喲喂,里面被兩人糟蹋的呀,烏七八糟黏黏糊糊的。”
臉上的表情全是那種三姑六婆聽到第一手八卦消息的興奮。
“我的個娘嘞!我還聽說趙玉鳳和薛紅旗勾搭上之前,就和這個孫志強有一腿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