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文一看就是工作讓的比較細致和扎實了,已經能夠看清楚里面的貓膩。
“這也算是個改革,改革就要兼顧多數利益,但不能怕得罪少數利益群l。”
“他們占據那么多辦公室,全部處于空置狀態,有什么用呢?浪費資源。”
“總之,這次調整必須達成目的。”
“你們回去告訴通志們,短則一個月,長則兩個月,一定會調整。”
楊東開口,給兩個人一個堅定的說法,讓他們回去傳播。
“真的嗎?主任?真能夠在兩月內調整嗎?”
陳洪文比較興奮的問道。
楊東點了點頭:“現在已經是八月份了,施工的窗口期還在,不能等了,再等下去過了十月一,天氣轉冷,那個時侯再去整改,通志們就接受不了了。”
“你們兩個好好完成工作,雖然這些工作都是不方便公開的,但是我心里記得很清楚,也很明白。”
“你們兩個,經濟稿子寫了嗎?”
楊東換了話題,再問兩個人。
“寫了寫了,主任,我們早就寫完了,只是不敢提交,怕您不記意,還想修改修改…”
陳洪文連忙開口回答道。
“不必修改了,越修改越說明你們心里沒底,沒主見,這個東西也就沒看的必要了。”
“你們回去拿,我現在就看。”
楊東看到兩個人手上空空如也,自然是沒把稿子帶過來,于是讓他們回去取。
兩個人快步離開,去取稿子。
兩分鐘之后,再次回來。
兩個人都是恭敬的雙手把稿子遞給楊東。
“你倆先坐,想喝茶自已倒。”
“我先看看稿子。”
楊東示意兩人,然后低頭看稿。
陳洪文和劉喜忐忑不安的坐在沙發上,不斷的張望著楊東。
但是楊東臉色很平和,從他臉上,根本看不出任何心理活動跡象。
于是兩個人只能是緊張的坐著,雙手不斷揉搓著大腿和膝蓋。
楊東先看的是劉喜的稿子,因為內心里面,對劉喜的興趣更多。
劉喜看似性格內向,但主見肯定也有。
經濟發展需要政策作為基底,而我國東北地區曾經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得到大量的政策扶持和政策傾斜,因此出現很多大工業工程制造單位,對我國東北地區的發展有很明顯的推進作用。
且當時符合時代背景的國營企業,國營工廠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保障著我國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以及國家制造所需,科技研發所需。
在計劃經濟時代,國營企業和國營工廠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保障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基底。
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內進入自由經濟時代,市場經濟為主,宏觀調控也只涉及到個別大宗交易和煤炭石油等國家命脈根基上面,這種政策性原則問題不影響市場經濟發展。
可我國東北地區先發優勢大,以至于尾大不掉,調頭困難,思想意識不到位不強烈,加上國家優先供應南方發展,使得東北地區的各種資源大量的外派,從煤炭石油鋼鐵樹木,到干部技術人員,優先發展沿海經濟帶,實則東北地區透支嚴重。
九十年代東北地區甚至形成了工業真空地帶,即東北地區保留著老工業基地的榮光,卻產比占不到國家工業制造的百分之二十。
大量的制造業外移,尤其落后的蘇聨式工業設備,與新式歐美生產設備的嚴重不匹配,讓東北地區曾經的固定工業設備資產成為廢鐵。
也直接讓東北地區工業發展進入停滯階段。
楊東看到這里,眉頭皺了起來,開始深思其中的原因。
但不得不夸獎一句,劉喜的這篇文章,好!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