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掃穴。
一夜之間,百年世家,灰飛煙滅。
這道消息不再是傳聞,而是化作了上京城上空一道看得見、摸得著的驚雷,震得每一個人都頭皮發麻。
當那一份份抄沒家產的清單,如同檄文般從政事堂飛出,張貼在各處告示欄時,整座城池的百姓都陷入了某種近乎窒息的震撼之中。
“老天爺……瑯琊王氏,光是現銀,就抄出了八百多萬兩!”
“你看那糧食!清單上寫的,堆積如山,足夠我們全城百姓,不事生產,足足吃上三年!”
“何止啊!溫家、盧家,哪一個不是金山銀海?這些銀子糧食,但凡他們年初肯拿出來萬分之一,我那鄰居家的小子就不會活活餓死!”
“畜生!他們不是世家,是趴在國家身上吸血的蛀蟲!圣上殺得好!殺得大快人心!”
壓抑已久的民怨,在這些冰冷而確鑿的數字面前,被徹底引爆。
滔天的怒火,化為了對四大世家最徹底的唾棄。
而林風,在揮下屠刀之后,沒有給天下人任何喘息和猜測的時間。
詔書墨跡未干,三道新政,便如三道浩蕩天光,瞬間照亮了整個王朝。
其一,所有查抄逆產之糧,即刻開倉!上京及周邊所有受災郡縣,百姓可憑戶籍,免費領取一月口糧!三日之內,糧價必須恢復災前水平,膽敢再行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者,與四大世家同罪!
其二,所有查抄之銀兩,部分上繳國庫,其余大部分,設立“興農墾荒基金”!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官府分發耕牛種子,并昭告天下:新墾田地,三年免賦!
其三,征發城中無業游民及降卒,以工代賑!疏通河道,修繕城墻!所有工錢,日結日清,絕不拖欠!
三道政令一出,整個上京城,瘋了。
那些原本還在為明日吃食發愁的百姓,那些抱著孩子在街角絕望哭泣的婦人,那些對新朝還抱有疑慮的讀書人,在聽到這三道政令的瞬間,都愣住了。
隨即,是難以置信的狂喜!
希望!
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活路!
“圣上英明!”
不知是誰第一個跪下,聲嘶力竭地喊出了這一句。
緊接著,山呼海嘯般的吶喊響徹了街頭巷尾,這一次,是發自肺腑,是五體投地!
林風的威望,在這場對舊勢力的血腥清洗和對民生的雷霆扶持之中,被澆鑄成了一尊真正的神像,立在了萬民心中。
他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告訴了天下所有人。
他這個新皇,和以前的,不一樣。
就在這股席卷全城的狂熱之中,為期三天的恩科文試,也落下了帷幕。
楚文宇抱著一摞厚厚的優等試卷,走在皇宮的廊道上,只覺得腳下生風。
他的臉上,洋溢著一種開創新朝的激動與興奮。
“主公,幸不辱命!此次文試,大獲成功!”
他將試卷恭敬地放在林風的龍案之上。
“以‘民’為題,果然炸出了不少真知灼見之士!尤其是這幾份,見解獨到,切中時弊,皆是經世濟民的大才啊!”
林風拿起最上面那份卷子,正是那位白發老者的。
開篇“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其后洋洋灑灑,論述民生、民心、民力,字里行間,是歲月沉淀下的悲憫與智慧。
“不錯,這個叫周正安的老者,可入翰林院,任修撰,兼國策顧問。”林風點頭。
他又翻開幾份,眼中欣賞之色愈濃。
有主張以法治國,嚴明賞罰的法家酷吏之才。
有主張與民生息,輕徭薄賦的黃老無為之策。
甚至還有一份,大膽地提出了“清丈田畝,限制兼并,確保耕者有其田”的驚世之論!
這些人,才是他未來帝國真正的棟梁!
“文試已畢,這些人才,由你和政事堂妥善安排。”
林風放下試卷,緩緩站起,目光穿過窗欞,望向天際。
他眼中的文治之火漸漸隱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團更加熾烈、更加狂野的火焰。
“接下來,該輪到武考了。”
相比于文考的安靜肅穆,武考的消息,像一桶火油,澆進了上京城這堆干柴烈火之中。
這是新朝的第一次“沙場點兵”!
城南,皇家演武場。
這里是足以容納十萬人的巨大廣場,中央是一座由青黑巨石壘成的高大戰臺,四周旌旗招展,刀槍林立。
無數百姓將演武場圍得水泄不通,人聲鼎沸,熱浪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