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后宮。
安千千和太后此刻正商議著在全國范圍內擴大女學的事情,麗太妃和賢太妃求見。
麗太妃扶著宮女的手,慢悠悠地晃到安千千面前,目光在她小腹上打了個轉,忽然掩唇輕笑:“皇后娘娘最近忙著女學的事,怕是累著了吧?瞧這臉色,倒不如前兩年紅潤了。”
賢太妃在一旁搭腔:“可不是嘛。妹妹我雖說失了勢,好在膝下有三個皇孫繞膝。不像皇后娘娘,身邊清凈得很,連個哭鬧的娃娃聲都聽不見。”
安千千瞥了一眼兩人,淡淡道:“兩位太妃今日來,就是為了說這些?”
麗太妃裝作沒聽見她的冷淡,自顧自說道:“娘娘別多心,我們也是替陛下著急。想當年先皇在時,后宮哪年不添幾個龍子鳳女?如今陛下登基三年,卻無一子,外頭的閑話可不少聽呢。”
“可不是嘛。”
賢太妃跟著嘆氣,“都說皇后娘娘賢德,可這‘賢德’二字,總得有個子嗣傍身才算圓滿。不然將來百年之后,誰來給娘娘上墳燒紙?難不成讓那些女官們替陛下盡孝?”
太后在一旁冷笑一聲:“哀家當是什么要緊事,原來是來教皇后怎么做主子的。你們倒是有福氣,兒孫滿堂,可也別忘了,當年若不是承年念著舊情,你們能不能活著看到重孫,還兩說呢。”
麗太妃臉色一白,卻仍強撐著道:“太后娘娘息怒,臣妾們也是為了皇家著想”
安千千目光平靜地掃過兩人,“那便請太妃們回去告訴各自的娘家,少在朝堂上搬弄是非。陛下的心意,本宮的身子,輪不到外人指手畫腳。至于子嗣,本宮與陛下自有安排,不勞費心。”
她頓了頓,語氣轉冷:“倒是太妃們,與其關心本宮的肚子,不如管好府里的人。前日聽說麗太妃的孫媳在街市上強搶民女的繡品,賢太妃的兒子在江南收稅時多征了三成。這些事若處理不好,怕是兒孫再多,也難保將來平安。”
麗、賢二妃的臉霎時漲成豬肝色,想說什么,卻被安千千眼底的冷意堵了回去。
她們原想借著子嗣的由頭敲打皇后,沒成想反被戳了痛處,只能訕訕地行禮告退。
看著兩人落荒而逃的背影,太后哼了一聲:“一群跳梁小丑,也配來教你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