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邦請鐘家父子喝了茶。
    這是好茶,南粵本地特產茶,是從鐵蘭縣送來的。
    當然,不是左開宇送給他的,是袁吉祥送給他的。
    袁吉祥到了鐵蘭縣后,與他保持著聯系。
    他品嘗到這特產茶后,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把左開宇調離鐵蘭縣是對的。
    如今,鐵蘭縣在他的控制之下。
    他已經準備重啟鐵蘭縣撤縣設市的計劃了。
    從初到南粵,他就著手這件事,最終因為中央政策改變而失敗,直到如今,他得到消息,中央將再次適量開放一些名額給到某些地方某些縣,讓他們嘗試新一輪的撤縣設市改革。
    這一次,他不想再錯過機會。
    “復生同志,聽說下午就來了?”
    鐘復生點點頭:“下午到的。”
    “在辦公室休整了一下,同時重新檢查了一下要遞交給夏書記你的兩份報告。”
    看著兩份報告擺在面前,夏安邦微微點頭。
    他問:“這兩份報告,都是迎港市的工作報告?”
    鐘復生說:“夏書記,不是。”
    “第一份是迎港市輻射周邊城市,竭盡所能為他們提供幫助,在迎港市的幫助下,這些城市所發生的改變。”
    “第二份報告才是迎港市近兩年來的整體發展報告。”
    “早就想與夏書記單獨見面,具體匯報一下迎港市的發展規劃,可一直沒有時間。”
    夏安邦一笑:“都忙嘛,這是大家都要相互理解的。”
    看著兩份報告,夏安邦內心已然泛起了一絲絲疑惑。
    第一份報告是迎港市扶持周邊城市的報告……
    按理來說,鐘復生應該是要把這份報告放在最下面的,可今天,卻放在了第一份。
    下面的那一份報告才是迎港市近兩年來的發展報告。
    鐘復生什么時候有了這樣的轉變,竟然能如此重視其他城市的發展了?
    按理來說,這應該是他這個省委書記才會重視的問題。
    如今,鐘復生突然重視起來,夏安邦知道,鐘復生此次向他匯報工作是假,另有目的才是真。
    夏安邦輕笑一聲:“是嗎?”
    “復生同志,這么看,你是要先談第一份報告了?”
    鐘復生點點頭:“響應省委省政府,省委夏書記的號召嘛。”
    “我們全省始終圍繞著夏書記定下的基調在發展,朝著夏書記指引的方向在發展,奔著夏書記定下的宏偉目標在發展。”
    鐘復生一番話,堪稱公文寫作模板。
    夏安邦倒是一笑:“復生同志,你就直吧。”
    鐘復生也是一笑:“夏書記,我就說一個最具體的實例吧。”
    “鐵蘭縣。”
    “鐵蘭縣本沒有機場快速路,也沒有錢去修建那條機場快速路,是迎港市提供了支持資金,最終才修建了那條機場快速路。”
    “我讓人做了一個調查報告,這條機場快速路的修建成功可謂是帶給了鐵蘭縣無限的發展機遇啊。”
    “如今,鐵蘭縣一切欣欣向榮,就是始于這條機場快速路的修建。”
    夏安邦略微頓了頓。
    他笑著說:“還有這樣的事情嗎?”
    “看來,我對鐵蘭縣的了解還是太少了。”
    鐘復生便說:“夏書記你日理萬機,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不需要你費心,我作為你的助手,有能力,更有責任把這些事情落實到位。”
    “一切都要以夏書記定下的發展基調為發展基礎,南粵省的大局才能被盤活。”
    隨后,鐘復生又列舉了幾個迎港市幫助其他城市發展的例子。
    這些事情講出來,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告訴夏安邦,他鐘復生到了迎港市后,所做的一切工作不是為了單單發展迎港市,以來提升他的政績。
    而是他利用迎港市這個全國核心城市之一,在發展的同時,還為全省做出了什么貢獻,為夏安邦的大局發展又提供了什么幫助。
    夏安邦明白這一點,他很明白。
    他也就做出指示,說:“復生同志,你的這份報告我很滿意。”
    “沒想到,你竟然在迎港市做了這么多工作來支持全省的發展大局。”
    “很好,很好。”
    鐘復生深吸一口氣:“夏書記,你能滿意就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肯定。”
    隨后,他又指著第二份報告:“夏書記,再向你談談迎港市的發展報告吧。”
    夏安邦點頭:“好。”
    這一匯報,又是一個小時。
    夏安邦對迎港市的發展也很滿意。
    可以說,迎港市在鐘復生的主政之下,不僅自身發展勢頭良好,更是能為其他城市提供巨大的助力。
    這就是夏安邦想看到的局面。
    他點頭,說:“復生同志,你今天這兩份報告很及時。”
    “能讓我清晰的看到南粵省的全局,知道南粵省如今的發展情況,從另一個角度讓我看清楚了南粵省的整體布局。”
>;    鐘復生笑道:“應該的。”
    夏安邦隨后說:“你這兩份報告我留著,到時候繼續上報。”
    鐘復生點點頭。
    夏安邦指了指茶杯:“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