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近了,許志遠帶著鄭曉紅來到縣城唯一一家可以拍婚紗照的照相館。
鄭曉紅看著照相館門口的櫥窗里擺放著許多婚紗樣品照,十分驚喜,“我一直以為只有大城市才能拍婚紗照,要不是你帶我來,我都不知道咱小縣城也能拍。”
“我也是照相館開業那天路過,正巧看到,早就惦記著帶你來拍了。”
照相館老板看見許志遠跟鄭曉紅一塊走進來,非常熱情地招呼他們。
很快,許志遠換上照相館提供的西裝,鄭曉紅則穿上婚紗,手里還拿著一捧塑料百合花。
他們一共拍了兩張婚紗照,一張半身近照,一張全身照。
取照片是許志遠自己去的,他看了照片非常滿意,又花五十塊錢把兩張照片都放大,用最好的相框裱好。
半身合影照掛在床頭上方的墻上,全身合影掛床尾的墻上。
為了讓鄭曉紅結婚那天穿得靚麗,許志遠特意帶她坐半夜三點的客車到昌盛批發市場買衣服,一共買了兩套,花了一百六,大紅色外套和玫紅色的羊毛衫結婚那天穿,軍綠色秘書服回門穿。
買好衣服后,許志遠身上只剩下兩人回去的路費。
他怕鄭曉紅還有相中的衣服,不給她買會掃興,就說:“咱今天先買這些,衣服都是流行一時,等以后想買了,我再帶你來買。”
鄭曉紅不知道他已囊中羞澀,提議再去男裝店看看,給他也買身西服。
許志遠笑著拒絕,“不了,我已經在溫州人開的制衣店里定做了一套黑色西裝。”
鄭曉紅知道他一向心細,想得周全,就不再多說。
傍晚,鄭承運看見女兒拎著新買的衣服高高興興地回來了,就對劉淑珍說:“家具志遠都買好了,咱也不用給曉紅買陪嫁的家具了,也不知道他們新房里還缺啥?你這兩天抽空帶她去買買吧!”
劉淑珍應下,次日就要帶著鄭曉紅去買。
鄭曉紅懂事,知道家里因買門面房,還欠著銀行貸款,壓根沒啥閑錢,就說啥都不缺,但劉淑珍卻堅持。
“聽媽話,手底下用的東西總得買,不能讓婆家看輕你。”
劉淑珍給女兒買了一對枕頭、一對繡著鴛鴦的枕巾、一對暖瓶、一個臺燈和一個帶雙喜的洗臉盆,又置辦了四床杭州絲綢被面的棉被。
鄭自強特意到百貨商場買了條帶雙喜的大毛毯,送給姐姐當結婚禮物。
段秀琴給許志遠抱了床八斤重的甲子年套的棉被——這是父母給許志遠唯一的結婚禮物。
出嫁前一晚,劉淑珍坐在鄭曉紅的床沿上,跟她說著私房話。
“老一輩常說:有嬌閨女沒嬌媳婦,你性子直,到了婆家遇事想著說,千萬別任性!在咱家,無論你多大,爸媽都把你當孩子,嫁了人,公婆可不會慣著你!切記無論發生啥事,別跟妯娌、志遠說婆婆的不是,妯娌會傳話;婆婆再不好,那也是志遠他媽!”
“媽,你放心,我記住了。”
1989年農歷二月初六,春光明媚,許志遠通過朋友關系找了兩輛汽車,還找了兩個伴娘,車上拉著四手禮——豬肉、魚、粉絲、酒,一起去接新娘。
鄭曉紅那天穿著玫紅色羊毛衫,深藍色迪卡褲子,紅色高跟皮鞋。她還用黑色發卡把長頭發盤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鄭曉紅在親友和伴娘的簇擁下上了車。
她從車窗向外看去,看見父母站在大門口目送她出嫁,淚水不由得盈滿眼眶。
汽車啟動,她就這樣告別了養育她二十多年的父母,踏上了去婆家的路。
鄭自強扶著車門把姐姐送到路口,從兜里掏出兩包事先備好的萬寶路香煙遞給司機,站在路口目送著接姐姐的婚車走遠。
鄭曉紅娘家離許志遠家很近,一共不到十分鐘車程。
接新娘的汽車很快來到許志遠住的大院門口,許志遠滿心喜歡地站在路邊迎接他的新娘。
隨著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鄭曉紅下了車。她在伴娘的陪伴下,走向去婆家的路。
走著走著,她抬頭看向蔚藍的天空,對未來生活充滿了美好向往。
晚上,兩人洗漱完畢,一同走進臥室。
許志遠深情地看著鄭曉紅,兩人越靠越近,情不自禁地擁吻起來。
看著鄭曉紅白里透紅的臉龐,許志遠不由得夸贊:“你今天真美!”
他在她額頭上印下一吻,“要不咱試試這婚床睡著可舒服?”
鄭曉紅的臉更紅了,像一顆熟透的水蜜桃,等著被采擷。
許志遠擁著她一同鉆進被窩。
外面的月亮像個想鬧婚房又不敢明目張膽的孩子,一會兒探出腦袋偷看,一會兒又羞澀地躲回云里。
云雨過后,鄭曉紅枕著他的胳膊,許志遠握著她的手。
“曉紅你放心,我一定努力賺錢,咱倆一起把日子過好!”
鄭曉紅握緊他的手,目光堅定地看著他,“只要咱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
許志遠緊緊摟住她,兩人相擁而眠。
婚后第三天,鄭曉紅和許志遠一塊來到百貨大樓,在賣鞋的柜組買拖鞋,也給公婆各買了一雙。
公婆滿心歡喜地穿上兒媳給買的拖鞋。
段秀琴更是一見到趙燕便跟她夸,“你看曉紅給我買的拖鞋多好,穿著暖和,走路輕得很!”
趙燕聽了心里不高興,她似笑非笑地陰陽了一句,“曉紅買的啊?看來志遠娶了媳婦,連買雙拖鞋的家都不當了。”
段秀琴本來挺高興的,一聽這話,臉頓時拉了下來,越想越不是滋味。
這拖鞋明明是兩人一起拿回來的,志遠卻說是曉紅買的,看來不能小看這個鄭曉紅!剛結婚,志遠就啥都聽她的,以后還得了?
家里就一個廚房,小兩口并沒有另開爐灶,而是跟父母在一個鍋里吃飯。
段秀琴觀察了幾天,發現鄭曉紅每天早出晚歸上班,買菜、做飯的事一樣都做不到!
許志遠是美術老師,課少、閑暇時間多,每天比鄭曉紅回得早,在家待的時間多。
段秀琴想起趙燕,不想再重蹈覆轍,她經過深思熟慮作出了決定。
她趁著鄭曉紅沒下班,特意去找小兒子,“志遠,你跟曉紅都有工資,以后我買米、面、油、鹽、煤球,買菜的事交給你,我做飯,曉紅下班晚,她刷鍋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