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競賽是必須的,拿第一名也是必須的。
殲-10ce世界第一的寶座必須要捍衛,這不僅僅是戰機本身的榮譽,更是再一次向世界證明東大戰斗機研發領域強悍實力的一次機會。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關系到國家榮譽。
七八十年代的國人視國家榮譽為生命,為了國家榮譽,可以付出生命。
去年國家電視臺做了一個系列節目,紀念改革開放五周年,采訪工廠工人的時候,記者問工人,你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工人自然而然地回答,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強國。
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鏡頭里的工人雙眼滿滿都是精神,透著對祖國清澈的愛。
記者又問,現在的工資水平比西方國家低很多,你有什么感想?
工人們回答,我們干工作不是為了錢,是為了建設國家,錢夠用就行了。
記者在街頭上隨機采訪一位漂亮的小姐姐,說,你覺得三十年后的東大是什么樣的,漂亮的小姐姐想了想說,我想那個時候應該是物質很豐足,大家都有錢和時間去世界各地旅游了,祖國肯定很富強了,去到哪里都不會被欺負。
無一例外的是,國家電視臺采訪的大量不同行業的人,他們的眼中都是透著強烈的對未來的希望,眼神是清澈見底的,是閃閃發亮的。
這是有強大信仰的最明顯的外在體現。
本屆巴黎航展是東大首次參加的國際航展,此次競賽,殲-10ce必須要奪得第一名。
此事竟然驚動了宮老。
他親自給李干打來電話,說,“阿干,殲-10是爭氣機,打贏了多場戰爭,一個小小的競賽,不難吧?”
李干笑著回答,“首長,西方人殲-10ce的真實實力產生了誤判,殲-10ce絕對是第一,這是毋庸置疑的。我現在考慮的是,怎樣贏得漂亮。”
“好!好好好!我等著你的好消息,回來給你記功!”宮老大笑,再滿意不過了。
李干不是吹牛,殲-10ce的近距格斗能力不是不行,而是壓根沒有機會充分展示出來。
該機所面對的一切對手,都沒有機會抵近到近距離上交戰,幾乎都在視距外被消滅了。
馬島戰爭時,在太平洋上空遭遇海鷂式戰機,完全發揮不出殲-10ce該有的近距格斗能力。
瞬盤能力很重要,但,瞬盤能力不是唯一技術指標。
最關鍵的是飛行員,飛行員的素質是決勝的第一要素。
殲-10唯一的損失是在第五次中東戰爭,沙特空軍飛行員駕駛的殲-10ae被以色列空軍擊毀十幾架,是唯一一次重大損失。
但是,其中有一多半是在機場那里被摧毀的。
東大空軍飛行員隊伍,是世界上作戰經驗最為豐富的飛行員隊伍,從反擊戰開始一直到遠東戰爭,在短短的四年時間里,足足經歷了六次局部戰爭。
而且,六次局部戰爭都是空軍主力。
不夸張地說,東大空軍、海航部隊的所有飛行員,都參加過戰爭。
這種經歷,在遠東戰爭之前,連美蘇兩國的飛行員都不曾擁有。
張二標過來,興奮地說,“旅長,讓我上吧,我來教教法國佬怎樣打仗。”
“行,你駕駛殲-10ce單機出戰,我開jf-17e。”李干爽快答應下來。
張二標連忙問,“那雙機組合對抗呢?”
李干笑道,“你挑個人,jf-17e這一組的話,我和巴鐵空軍的穆達爾上校一組。”
“明白,你放心,拿不了第一名,我是不會降落的。”張二標說。
李干滿意點頭,“要的就是這股子氣勢。”
東大航空工業集團有兩種戰機符合參賽條件,就是殲-10ce“東方暴龍”和jf-17e“世界梟龍”這兩種戰機。
后者是世界先進輕型戰斗機計劃的成果,多國聯合研制,單發輕型戰斗機,主打物美價廉。
簡單地說,梟龍戰機就是低配版的殲-10。
殲-10太貴了,很多國家沒有能力把空軍機隊的所有戰斗機都換成這款戰機。
5000萬美元一架,裝備100架就是50億美元,這還只是飛機的單價。
除了沙特等中東土豪國家,世界上能搞純殲-10機隊的國家,屈指可數。
于是一個現實需求來了。
許多國家需要一種低成本的、性能均衡的戰斗機填充空軍機隊的空缺。
東大空軍是看不上梟龍戰機的,太小太輕了,國土面積那么大,這個飛機不符合實際需求。
但是,東大愿意帶著小弟們一塊搞一款物美價廉的、符合大多數國家需求的輕型第三代戰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