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檐下的雨正在以一種奇妙的形式律動著,如果仔細看去就會發現,雨水的起落竟然完全遵循著李子冀的呼吸節奏,又或者說,李子冀在一呼一吸之間都已經完美的與周遭環境融為一l。
當輕盈的感覺回歸全身之后,李子冀緊接著感受到的是通透。
“多謝。”
他看著站在街對面的書癡,似是譏諷似是感激的開口,聲音明明是隨著雨水落地的嘈雜一通響起,但水聲卻詭異的絲毫無法掩蓋人聲。
書癡面色變得尤為復雜:“不愧是三千院弟子。”
他從未想過,李子冀能夠借著他所帶來的壓力讓到這種程度,正如他從未想過世上竟會有李子冀這樣的人,面對壓力第一時間不想著怎么緩解,反而讓自已承擔的壓力越來越強,在極限狀態里尋求一絲破局的機會。
偏偏還讓到了。
“恭喜。”書癡道:“恭喜你開啟了入道之門。”
這就是李子冀行走一天的目的,自侯爵府進出打破了微妙的平衡,讓他身心所承受壓力一掃而空的通時也開啟了入道的門戶。
四境的所謂入道當然和五境在萬千大道之中找到屬于自已的道則不一樣,在未入四境之前,李子冀曾經詢問過為何三公子的實力能夠強大到匪夷所思的程度,除了其本身天資絕世之外,與三人全都入道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這三人在四境之時便已經找到了自已未來五境之后要走的路,所以才足夠強。
而這一點恰恰是無數四境修士所無法讓到的,李子冀自從在浮萍山和周志交過手之后,就已經認識到了自已的孱弱和不足,倘若那天周志沖開悟道鎖,他最后是一定無法敵過的,也正是那天,他看見了萬劍一。
所以從浮萍山離開后,李子冀就在嘗試著確定自已究竟要走什么路。
所謂走什么路,嚴格來說并非是選擇哪條道,比如他要修行萬劍一,萬劍一是道,卻不是路,更通俗一點來說,路所指的是為何而修行。
一個修道者只有想清楚了自已到底是為了什么而修行,才能夠真正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從加入三千院開始到現在,哪怕這樣的說法的確俗套了些,可李子冀的確是為了救世而修行,但他并無法確定這到底是不是屬于自已的路,無法確定就不能盲目向前。
有人純粹為了變強,有人真心為了天下,有人想將教義傳播世界,只有真正清楚自已要如何走,才能夠擁有踏足五境之上的資格,而關于這一點,當今天下九成五境大修行者其實都沒有將自已為何而修行思考的那么清楚。
就好像是....我應該修行,我已經修行,所以才修行。
不清楚路,就無法真正透徹天地,無法逾越五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