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暗戰
車子駛上大道,唐學謙的電話就打了進來,張恪心想唐學謙擺脫蘇逸群還是蠻快的。
“難得看你使性子,你在前面停下來等我們一下。”唐學謙在電話說道。
張恪扭頭看見唐學謙的車也駛出廠門,看來他也早不耐煩蘇逸群在那里指手劃腳,趁著自己跟蘇逸群翻臉,弄得蘇逸群下不了臺,他也就趁機走人。
張恪讓傅俊將車子停了路邊,他下了車,鉆進唐學謙的車子里。宋培明、杜小山都在車里,宋培明轉過著盯了張恪的臉看了一會兒,笑了起來,說道:“還以為你在使性子呢。”
“怎么會?只是不想給蘇逸群當軟柿子捏,他想來捏,就要扎得他滿手流血,”張恪撇嘴笑了笑,嘴里說這話的口氣卻是堅決,跟唐學謙、宋培明擠后排,偏偏體形瘦小的杜小山坐在副駕駛位上,“前些天在省城遇到許老師,聽他分析過省里可能會有的變化,再看今天這架式,謝家或許能說服周富明主動退居二線?”
“哦……”聽張恪這么一說,唐學謙眉頭就皺了起來,根據從中央到地方的會議日程安排,最有可能是在九七年年底的地方黨委換屆中,讓周富明退居二線,就算省里要搞平衡,壓著不讓唐學謙冒頭,或者讓海州維持這樣的局面、或者空降一名市長過來,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做準備。周富明要是主動提出退居二線,情況就會變得不同,蘇逸群最快春節前后就能到插足到海州來。唐學謙意識到這個關鍵點,“你是說蘇逸群會到海州來?”
宋培明拍拍腦袋,說道:“老杜剛剛還奇怪李遠湖為什么會這么急切;壓根就不是李遠湖急切,而是蘇逸群迫不及待!這個看來,恪少這枚軟釘子使得好。”
周富明退到二線,頂多將市委書記讓給唐學謙,絕不會從人大主任的位子退下來,國內的體制里,通常情況下,人大主任與市長都不足以跟市委書記抗衡,要是蘇逸群到海州來當市長,背后有省委副書記、省長李遠湖,又與周富明結成同盟,唐學謙就算如愿當上書記,日子也絕對比眼下的要痛苦得多。
這種情況下,要不想給人當成軟柿子捏子,那一開始的姿態就要強勢,就要針鋒相對,不能讓市委常委成員里那些騎墻觀望的人有倒向對手陣營的機會。
唐學謙點點頭,說道:“蘇逸群今天的確是有些忘形了,讓他吃些悶頭虧也是合適的……”雖說蘇逸群背后站著李遠湖,但是國內官場的要點就是制衡二字,李遠湖也不可能縱容蘇逸群過于強勢,李遠湖又不是沒有政治頭腦的人;就算李遠湖愿意,陶晉會坐視不理?
??
??杜小山問張恪:“你們今天下午搞那個記者會也是有備而來?”
“也談不上有準備,”張恪笑了笑,“即使他們撲上來,那自然要一棍子抽回去……”
張恪丟下的那一句話,明里尊重蘇逸群是領導,只要他堅持,愛達會將請柬送過來,那還不是說愛來不來嗎?
看著張恪轉身就走,蘇逸群氣得手腳微抖,還好能控制住不當場發作:知道這骨頭不好啃,當場發作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等唐學謙、宋培明、杜小山他們告辭離去,蘇逸群才說了一句狠話:“他們根本就沒把李省長放在眼里!”當然他不也敢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在李遠湖面前明說,背后攙些藥水那是肯定的。
周富明之前也沒有想到蘇逸群與謝家有這一層的密切關系,看到剛剛發生的這一幕,他一直在權衡利弊:今天這么一鬧,蘇逸群也不可能跟唐學謙他們走了一起去,自己要是主動退到人大,讓蘇逸群插到海州來,在海州就形成聯蘇抗唐的場面,至少比自己苦苦支撐這局面要好。
金國海的工作關系已經調回省檢察院,新的職位還沒有確定,暫時坐回他原來的省院副檢察長的位子,之所以拖到現在還不討論他回去后的位子,是很多人不想徐學平在離開東海之前再推金國海一把,省委常委會議就做出將金國海先調回省里再討論位子的臨時決議。
唐學謙一離開、宋培明、杜小山一走,楊旭升、楊文清、陳晉強、方宏清等人也就相繼借口有事離開,他們看不到局勢的微妙變化,也不認為徐學平一走,唐學謙就會立即失勢,唐學謙在海州地位的確定,并非完全是背后站著徐學平的緣故,要是周富明的經濟手腕能有唐學謙一半強硬,他也不可能失去別人的支持,畢竟他手里抓著人事調動的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