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心急要吃熱豆腐
晚上與德爾法西的晚餐,中晶微芯的總裁柳志成也從建鄴乘飛機專程飛香港來參加,再加上德儀前中國區總裁陳信生,還有就是德儀中國區現任總裁周正青。包廂里就五個人,清靜雅致,適于交談。唐婧與翟丹青還有盛夏去逛香港夜晚的街市了。
“第一杯酒要為中晶微芯的成功舉杯……”德爾法西與陳信生相識十多年,與柳志成也早就認識,與張恪也不生分,在包廂里,倒沒有在有人在場時的神情嚴肅。
德樂法西的中文很出色,在餐桌上大家都遂他的意拿中文聊談。
中晶微芯的0.35微米制程試產成功,對國內的電子產業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試生產的芯片良品率與國際新建晶圓廠相比,并不差多少,要說今晚的第一杯酒,的確要這舉起。
張恪看了一眼柳志成,錦湖與德儀同為中晶微芯的主要股東,只不是錦湖間接控股了中晶微芯罷了,德爾法西這話倒是要柳志成來應。
“我剛到香港就聽說這次電子展上,德儀展示了0.13微米制程工藝的成熟產品,”柳志成問道,“那德儀應該很快就將會該制程工藝用于生產了吧?”
“以中國的春節計算,應該是安排在年后……”德爾法西據實相告,明天的新聞會上要是有記者提及這個問題,他也會據實回答。
“我沒有聽說德儀有新增工廠的計劃,新技術產品的訂單增加,不再擴張工廠規模的德儀是否還會依慣例將低技術水平的產品訂單交給其他廠商代工?”柳志成問道。德儀的低技術水來,對中晶微芯來說,則是更先進的技術。
“這個還真難以回答,畢竟當前采取新工藝的芯片產品不多……”德爾法西打了馬虎眼將問題晃過去。
德儀早就部分淘汰了0.35微米制程芯片產品的生產,長期以來,臺積電、世聯電子都是德儀相關產品的代工廠商。陳信生長期擔任德儀中國區總裁,也很清楚德儀的傳統:接下來德儀就會逐漸的將0.25微米產品交給別的工廠代工,也就意味著對德儀下屬的工廠來說,將不用再考慮在0.25微米制程工藝水平上的競爭了――中晶微芯從德儀獲得0.25??微米制程技術也就有了些可能,再說德儀還是中晶微芯的主要股東之一。
中晶微芯剛試產成功,就要盯上更先進的制程技術,在別人眼里,也許會覺得有些急躁了,柳志成心里卻無法忘記這樣的事實:從0.35微米到0.13??微米,中間還隔了整整兩代的技術鴻溝、整整十年的差距,哪里容得他慢慢的發展?除了德儀之外,柳志成還將視野與希望放在新加坡的世新電子身上。
德儀可以直接將對中晶微芯來說更先進的制程工藝授權中晶微芯使用,也可能掩耳盜鈴式的與中晶微芯成立合資科研公司開發
對中晶微芯來說更先進的制程工藝,德儀也可以將部分訂單交給中晶微芯片來完成。
德爾法西又覺得剛才的回答過于直接了,換了個話題,側過頭跟張恪聊起來:“德儀的研發部門員工對錦湖只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消化了從東芝交換來的閃存技術都相當的驚訝,不瞞你們說,我之前也預料錦湖會晚很久……”再一次表達了對錦湖技術力量的驚訝,這些年受到的驚訝已經是夠多的了,就算關系再親密,德爾法西也不是特別的希望看到更多的驚喜。就像普通人對待朋友的態度,朋友的境況要是比自己差很遠,關系倒是能親密下去,要是朋友突然發了橫財,往往是他心里最別扭。
“……這實在算不了什么,沒有更先進晶圓制程技術上的經驗,我們想在閃存技術繼續進步,則要多一些荊棘――好些人都跑過告訴我,這些都是要算融會貫通的藝術……”張恪笑著說,企業與企業之間是沒有友誼的,不過合作習慣了,會有一種慣性的力量,將大家都牽涉在一起,更何況德儀在中晶微芯也有一定的權益,當初引進德儀成為中晶微芯的戰略合作伙伴、主要股東,就是看中德儀在晶圓制造方面的技術實力。
“這還不算什么啊?”德爾法西笑著說,“周正青都在跟我抱怨,說中國各大高校的畢業生都要給錦湖招走了,特別是碩士生、博士生……聽說你們還將觸手伸到香港的幾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