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那么夸張,”陳信生笑著說,“與外資企業相比,我們錦湖招新并不占優勢……香港這邊,也是受到請托去考察幾名博士生的能力,我人在香港,就順利參加了考察工作。”
“……”德爾法西笑了笑,能讓陳信生親自出面面試,這幾名博士生還是很受重視的,說道,“至于中晶微芯對0.25微米的制程技術感興趣,我會向安吉伯謹慎推薦的。”
今天晚上就等德爾法西這句話。
在歐美,電子行業里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華人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錦湖除此近幾年來在集成電路設計上累積了一些底子之外,在一年半的時間里橡樹園的“百人計劃”實際招募了近三百名華人科學家、中高級工程師到國內來參加研發工作,這還不包括中晶微芯旗下由柳志成直接從臺積極拉出來的一百多人的技術團隊,也不包括rb筑波市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ess兩處實驗基地吸納的華人科學家們,也不包括與德儀、與斯高柏等公司聯合成立的技術研究機構。
建鄴的橡樹園實驗園已經形成超過千人規模的研發團隊,加上雙導師制構架下進入橡樹園實驗園實習、實際參加研發工作的建鄴各高校碩士、博士生規模也接近千人。
這便是讓德爾法西也要驚嘆一下的錦湖技術團隊。
如此規模的研發陣營在九八年國內已經可以說是奢華了,就算中科院幾家微電子所專家學
者聚集起來都沒有錦湖的技術陣營龐大,但比起海外電子巨頭動輒上萬人的研發隊伍,橡樹園還真有些不夠看。
錦湖九九年度的人事招新計劃已經正式啟動了,僅愛達就計劃招聘四千名應屆本科、研究生畢業生,補充生產部門、行政管理部門的新員工不足半數,包括金山分園、杭州分園等分園在內的橡樹園研發體系將吸納超過兩千名的新研發人員。另外中晶微芯的研發、生產部門當前的員工基數之上還要招募八百名新員工。
九八年國內互聯網熱潮也漸漸興起,各地都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信息電子、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尤其的緊缺,月薪低于一萬的工作對清華的計算機系本科畢業生已經沒有多少吸引力了,錦湖的人事部門也是早早的就提前到北京、武漢、杭州等重點高校去撒網招新了。不要說知名院校以及各地的郵電學院的學生,九八年只要是跟信息電子、計算機沾邊的專業,哪怕是三流大學、大學期間是糊混渡過的學生,只要能對計算機術語還能胡掰幾句,都能輕易找到三四千以上月薪的工作,而東部沿海地區,在工資經過近年來兩次大幅度上調之后,平均工資才剛上千元的水平。
十年之后的信息、電子等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們是很早想象他們的前輩是何等的風光,而他們卻連份比民工工資稍高些的工作都很困難。
倒是在建鄴,在橡樹園研發基地的大本營里,由于去年就與各高校相關專業試行了雙導師制,能夠保證最早一批在雙導師制培訓下的應屆畢業生里絕大多數人會留在橡樹園實驗園,而且雙導師制培養的人才在實際的研發工作中已經積極了一定的經驗,而且橡樹園這邊給這些學生配備的導師都是能力、經驗、學識都極豐富的科學家、中高級工程師,比國內其他高校在當前教育體制下培養的應屆畢業生研發水準要高出許多。
張恪從香港回建鄴,十一月十二日正是建鄴為各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舉辦大型招聘會――今年各大高校都實現完全并輪,除了師范、農、林、牧等有限的專業之外,絕大多數的畢業生都給踢到人才市場自己找工作去,應屆生大型招聘會在建鄴還是首次舉辦,才初步擴招的大學生們都還沒有畢業,還遠遠比不上十年之后二三十萬人擠爆招聘會現場鐵門的熱鬧。
橡樹園雙導師制只限于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建鄴各高校本科階段的計算機、信息電子等專業的畢業生還是各大電子企業爭奪的對象,張恪回到建鄴后,不會特意去湊招聘大會的熱鬧,趕著第二天周日,許多企事業單位定點到東大校內舉辦一個中等規模的招聘會,地點是在合歡山西邊的校體育館內,張恪十三日中午時分從圖書館閱覽室出來,倒是遇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也參加東大的招聘會找工作。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