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計劃在東山港建造生產支持基地主要是為大規模開采東海分界海區油氣資源服務。
中國從七四年起就在東海進行石油、天然氣勘測,發現多個油田,九五年,宏星公司在東海分界海區試鉆探成功出油,由于中國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由中海油專營,該地區的海上油井建設任務轉由中海油負責,這也將是中國在東海海域投資建造最大的海上油田。
分界油氣田距離日方單方面劃定的兩國東海分界線僅十公里,日方認為整個油氣田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在rb海域內,而中海油的開采點卻又是整個油氣田的盆底(凹陷地帶)位置,一旦中海油在這里開采油氣,日方擔心他們境內的油氣資源會通過礦脈流向分界線之外。另一方面,日方對東海油氣資源的勘測工作還剛剛開始,無法跟中國在這一區域搶奪海底油氣資源,只能希望攪局、施加壓力來打亂中國的東海油氣開采部署。
雖然說分界油氣田開發是在與日方完全無爭議的中國近海大陸架進行,但是中央部委有些官員還是考慮到與日方的外交關系,態度曖昧不明,時而支持中海油上此項目,時而又猶豫不決。
作為分界海區油氣資源的直接輸入地,東海、江南兩省地方當然是希望中央的態度能強硬一些,盡快的推動整個項目上馬,并且在東海近海油氣資源開采要優先發展該油氣田。
張恪陪同唐學謙到新亭后,葉建斌也從北京趕到新亭,不過他從北京帶回來的消息卻不能讓人愉快。
“rb在分界油氣田上的態度有所轉變,提出由三井石油勘探公司共同投資參與春曉油氣資源的開發,油氣資源收益按照投資比例分配。”沒有外人在,葉建斌在唐學謙面前也不會拘束,隨意的坐在一起談話,只有蒙學慶還保持著拘謹的姿態。
“什么事情都跟三井扯上關系,”張恪吐了一句粗口,“在毫無爭議的海域開采油氣,有必要這么顧忌日方的態度?”又問葉建斌,“中央部委的那些官員們是什么態度?”
“大佬們都沉默著,倒是計委發展委內部已有分管能源局的官員明確支持這一提案,”葉建斌乍聽到這消息也是氣惱,這時候也平靜下來,語氣里多了幾分不屑,“支持這一提案的官員還想盡量將問題往政治外扯,說什么海上原油開采成本比國際原油價格還略高些,目前國際原油價格還在持續的下降,本身就沒有多大的利
益關系在里面,吸引三井的投資又不是出賣國家權益,只是將外資引入國內的油氣開采領域,還能夠分攤中海油的投資壓力。”
“真是屁話,原油開采領域能向外資放開,那要不要向民營資本放開?錦湖可以拿出三五美元出來投資分界油氣田,不知道這些官員又什么嘴臉?”張恪無奈的冷笑道。
分界油氣田一期建設規模也有限,三五億美元已經能占了近一半的比例,雖說海上原油開采成本很高,但是主要向東海、江南地區煉油廠供應,就有運輸上的優勢,還能獲得微薄的利潤。眼下微薄的利潤倒是其次,國內對原油進口的依賴性日益增強,就算只考慮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也能穩步的推動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
“哦,他們還頂著技術合作的名義。”葉建斌說道。
“就算要與外方公司進行技術合作,英、美等國的石油公司在海上油氣開采領域有更雄厚的技術,也輪不到三井摻和進來――三井真要以技術合作的名義摻和進來,那可以請他們到新亭投資海上油氣開采裝備項目。”
“不要指望日方會這么蠢。”葉建斌笑著說。
“他們當然沒有這么蠢。”張恪無奈的搖頭而笑,國內的海上油氣開采裝備產業發展起來,只會進一步國內推動對東海油氣資源的開采,他之前還設想著東山港口工業區應該吸引海上油氣開采裝備項目,使得東山港口形成海上油氣開采服務支持、裝備支持與原油煉化的完整產業鏈。
唐學謙說道:“還是要跟中海油的高層接觸一下,看中海油是什么態度,畢竟中海油是直接的參與者,中海油能堅決的抵制,其他人才更好站出來說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部級企業,實際的定位,比省部級略低,但比副部級要高,計劃發展委能源局只屬于正司級,分管的計劃發展委副主任也只是副部級,既然將問題扯到政治之外來討論,中海油完全可以將計劃發展委內部的意義否定掉。
“明天能與劉成衛談這個問題?”葉建斌皺著眉頭問道。
劉成衛是中海油黨組副書記,生產支持基地項目還只跟新亭地方處于前期談判階段,計劃里中海油不需要他這樣級別的高層參加,但是江南省突然格外重視起這個項目來,常務副省長唐學謙親自到新亭來推動這個項目,中海油那里也不會怠慢。
這里面也有郎情妾意的意味在內,從中海油積極的態度可以看出中海油對從江南省打開進入成品油市場的缺口還是有些期待的。
只是明天的見面有些正式,與劉成衛也不算熟悉,貿然談這個問題也不合適,唐學謙皺著眉頭,看來還要另想辦法。
“我們來談。”張恪敲著椅子扶子,突然決定道。
“怎么談?”葉建斌轉過頭來問張恪。
錦湖商事與中海油沒有業務上的聯系,找劉成衛談阻止三井代表日方參與分界油氣田的開發,未免太過界了,葉建斌雖然也有將事情攬下來的沖動,但是錦湖沖動的參與進去,只會將局勢攪壞,對錦湖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先不談這個,”張恪笑了笑,說道,“可以先談中海油的香港上市問題――國內對民營資本進入石油產業領域的限制太多,近十年內這些限制也不可能會放開,錦湖不會直接涉足這些領域,但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在積極的推動海外上市計劃,想進入海外資本市場融資,錦湖以海外資本投資的形式間接進入國內石油產業領域,也是可行的……”
“這倒是一條路,中海油在香港的上市計劃接受到投資者的熱情似乎也有些不足,”葉建斌點點頭,又問道,“不過你對這些央企放心?”
“不說未來的石油產業發展,中海油早就在海上石油開采領域與國際公司合作,在管理上,它的國際化程度最高,不談盈利能力,資產質量相當的不錯,”張恪說道,“再說我們參與進來,就算是海外資本投資者――國企在海外上市,總比在國內上市要守規矩得多……錦湖不僅要親自參與中海油的香港證券市場股票發售,還要幫助他們在東南亞華商里找到更多的資本合作者――這樣一來,我們也有足夠的理由支持中海油借助東山港這個平臺進入成品油市場。”
張恪大概記得九九年七月份中海油企圖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遭到嚴重的挫敗,決心在香港聯合證券交易上市的中海油當時幾乎是給一棍子打懵掉,進而影響到中海油在國內外石油產業鏈上的布局。這時候已經是五月了,相信中海油的高層已經感覺到來自香港資本市場的危機了,錦湖伸出一把手,應該不會被拒絕吧。
眼下雖然說從亞洲金融風暴的陰影里走出來,但是經濟緊縮的預期還很強烈,新科技浪潮在拼命的洶涌著,但是傳統產業領域的日子并不好過。中海油上市失敗的最大因素,也是九九年原油市場供大于求,原油價格持續下滑,而海上石油開采的成本很高,中海油的業務領域很狹窄,一旦原油價格跌破海上開采成本,中海油只有凈虧了,其他能彌補虧損的手段暫時也不足――另外,投資者又擔憂中海油的海上石油專營權會給中石油與中石化侵奪。
不管中海油的海上石油專營權會給中石油、中石化侵奪得什么程度,只要中海油在國內擁有完整的市場準入權限,就足夠值得錦湖高姿態的去參與中海油的海外上市,事實上,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巨頭在海外上市后,對海外投資者的分紅也是非常非常的“慷慨跟大方”,慷慨跟大方到令國內中小投資者痛恨的地步了。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