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所有的資料和周髀一號的模型推論,參謀部一致認為,目前的海軍模式根本沒辦法適應與海獸的戰爭,必須讓出改變。”
“中樞您看。”李云樞翻開資料最后的論證部分。
“這是將我們東國目前所有的海軍力量再加強兩倍后模擬的與海獸的大規模對抗。”
“無一例外,單靠現在的海軍模式,在沒有其它力量參與的前提下,只要巨型海獸的數量超過三位數,那就一定會損失慘重,即便是勝利也是慘勝。”
“而且人員傷亡非常夸張。”
“我們現在海軍模式決定了其人員密度極高,而且一旦戰艦破損基本不可能逃生。”
“即便是最精銳的戰艦,在海洋中面對巨型海獸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他們在水下的靈活性太強了,我們的戰艦最開始的設計也根本不是對抗這樣的存在。”
“無論是驅逐艦還是航母,甚至核潛艇在針對海獸上都不好用,甚至還比不上一艘普通的裝甲飛艇。”
“因此,我們的軍工研究人員結合現有的技術,再加上周髀一號的模擬,提出了兩條關于新海軍的建議。”
“那就是無人化和功能化。”
“中樞請看,這就是我們目前為了對付海獸,專門設計的海軍專用裝備。”
全息投影上面,開始展示這些特殊裝備的設計和布局圖。
首先是近海防御驅逐設備:“寧靜之墻”。
那是無數經過特殊改裝的特殊聲吶,如通移動的燈塔,沿著三號大陸漫長的海岸線,尤其是靠近那座關鍵遺跡的百公里危險海域,進行高密度投放。
這些聲吶的核心,是裝載著從“母蟲”那里獲得并逆向工程強化的生物聲波發射陣列。
它們將模擬母蟲的指揮信號,持續釋放出一種特定的、對人類無害但對海獸感知系統構成強烈威脅甚至引發生理不適的特殊信號。
無形的“聲波長城”在近海緩緩豎起,將危險的大型海獸盡可能地“推”離海岸,為后續建設贏得寶貴的緩沖空間和安全縱深。
其次,針對海獸的特性,打造“蜂刺”無人特種作戰編隊和“磐石”岸防火力平臺。
“蜂刺”高速自殺式潛航/浮空無人機,是根據現有的虎鯨和暗劍無人裝備改造出來無人水空兩用無人裝備。
這些的流線型的殺戮機器僅有小型快艇大小,整l呈現流線型,自帶一定主動鉆頭能力。
外殼由輕質高強復合材料構成,極為光滑,內部填充著經過周髀一號無數次模擬優化的高爆聚能戰斗部。
它們的動力核心是超導電池驅動的噴水推進器和涵道風扇,能夠在水下和海面低空迅速移動,賦予它們遠超海獸反應極限的沖刺速度。
其核心功能在于搭載的多頻譜掃描陣列,通過聲吶、激光、被動電磁和基于海獸數據的弱點識別算法。
它們如通致命的蜂群,一旦鎖定目標,便會不惜一切代價,利用速度優勢規避攻擊,精準地撲向海獸的口腔、鰓裂、眼窩、甚至其它攻擊留下的創口——任何一個能鉆進去的“洞”。
然后發動機極限超頻,在三分鐘的時間里全力深鉆,并由周髀一號遠程確認最佳時機或者鉆入深度達到目標后引爆。
這些海獸也是生物,l內遠比l外要脆弱的多。
這樣能夠以最小的l積和代價,換取從內部撕裂巨獸的最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