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憲章規定了整個國家從上到下所有人、所有官員的基本行為準則。
其中,趙文也將海外封王的事情寫進了大憲章里面。
但是如今的大憲章只是一個初稿,并沒有徹底的定稿,所以趙文還要廣泛征求意見,來更好的完善大憲章。
在發布大憲章的當天下午,趙文坐在書房里,正寫著以后的規劃。
這個時候,劉文眾突然出現在了書房的外面,除過劉文眾之外,還有盧象升。
劉文眾敲響了書房的房門。
趙文放下手中的毛筆,看向書房的房門,說道:“門沒鎖,進來吧。”
劉文眾和盧象升推門而進,站在趙文的面前,沖著趙文行了一禮。
趙文看著這兩人,說道:“你們怎么來了?先坐下吧。”
劉文眾和盧象升坐在了趙文對面。
劉文眾率先開口,“大人,在下是為了大憲章而來,在下有些不同的意見想提出來。”
“在下也是。”盧象升也說道。
趙文有些啞然,“我記得之前制訂大憲章的時候,你們兩個也在場,那個時候不提出來,怎么這個時候卻來了?”
劉文眾回道:“大人,當時的時候在下沒有想那么多,回去之后,在下仔細的想了很多,覺得大憲章里面有一些地方不太合理。”
“你覺得哪里不合理?”趙文問道。
劉文眾沒有拐彎抹角,直接說道:“大人,在下覺得大憲章對于皇子的安排有些太過草率了。”
“大人,在下也是這樣認為的。”盧象升也這樣說。
趙文道:“說來聽聽!”
“大人,是這樣的。您在大憲章中規定,除過太子之外,其他的皇子都要分封海外,在下覺得這實在是太過草率。
在下說一句大膽的話,倘若新朝以后出現武宗舊事或者熹宗舊事,該當如何?”劉文眾膽戰心驚的沖著趙文說道。
武宗舊事和熹宗舊事指的是武宗和熹宗沒有子嗣,從而不得不從藩王中重選皇帝。
其實劉文眾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萬一哪天新朝后面的皇帝沒有子嗣,那新朝的皇位該怎么辦?該由誰來繼承?
那個時候,皇帝的兄弟都被分封到海外了,距離太遠,想要重新選一個皇帝,也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國不可一日無君,要是因為重新挑選皇帝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那對于國家來說,只會是后患無窮。
“大人,您可知為什么秦朝亡的這么快嗎?那就是因為始皇帝沒有分封藩王,要是始皇帝分封了藩王,那趙高能那么肆無忌憚的屠戮宗室嗎?
要是始皇帝在各地分封了藩王,漢高祖和項羽能那么快席卷天下嗎?
大人,您的海外封王之事確實很好,可是這樣一刀切,實在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劉文眾一臉凝重,板板正正的對著趙文引經據典,證明趙文的海外封王有多草率。
劉文眾的這一番話多少都有些犯忌諱,可是劉文眾卻不想因為犯忌諱而不說。
趙文瞇著眼睛,心里不停的思考著劉文眾的這番話。趙文不是圣人,也會犯一些常人犯的錯誤。
雖然趙文對劉文眾說的武宗舊事和熹宗舊事十分厭惡,可也不能不往這邊想。
確實,要是將除過太子之外所有的皇子都分封海外,倘若某天皇帝真的無嗣,那對于帝國的打擊將會是巨大的。
“大人,民間常,天倫之樂乃是人間一大幸事,要是將所有的皇子全都送到海外去,封為海外王,實在是有違人倫啊。”盧象升也插話道。
劉文眾和盧象升說完之后,都一臉忐忑的看著趙文,生怕自己的這番話觸怒了趙文。
趙文沒有那么小心眼,不可能會因為劉文眾和盧象升這番話而憤怒。
“這是你們兩個意見還是所有人的意見?”趙文問道。
“大人,不僅僅是我們兩個,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是這樣認為的。大人海外封王的政策確實能將藩王作亂以及宗室人口之禍降到最低,可是禍兮福所倚,福
兮禍所伏,凡事都有兩面性,大人要三思啊。”劉文眾語重心長的說道。
趙文長出一口氣,眉頭緊緊的皺在一起,“你們兩個說的不錯,是我太急了些。這樣吧,你們先回去吧,讓我再好好考慮考慮這件事情。對了,你讓報紙發一篇報道,通報咱們境內所有的地方,就說,所有人都可以提意見,如果他們覺得大憲章里面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如今的大憲章只是一個初稿,還有修改的可能。至于大憲章定稿的時間,就待定吧。”
“大人圣明!”
劉文眾和盧象升松了一口氣,對著趙文行了一禮,隨后退了出去。
兩人走出總兵衙門后,盧象升看向劉文眾,一臉輕松的道:“我真的沒想到大人竟然會如此虛心納諫,劉大人不知道,我剛才在來的路上,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緊張的要命。”
也是,趙文馬上就要登基為帝了,你們兩個人就跑到人家面前,說人家的子孫后代有可能會斷掉,這不管放在誰身上,都不好受啊。
“悖閂律叮克淙晃乙燦行┑p模步黿鮒皇塹p模也2緩e隆
實話告訴你吧,咱們大人可不是普通人,只要你提出的意見有用,就算有些犯忌諱,也沒有大礙。咱們大人有上古圣人的胸懷。”劉文眾捋著下巴上的胡子,笑瞇瞇的說道。
此時的趙文坐在書房中,腦海中不停的考慮著劉文眾和盧象升提出來的意見。
雖然趙文對劉文眾說的武宗舊事熹宗舊事非常討厭,可要是萬一哪天這種事發生在自己子孫后代的身上,那不就麻瓜了嗎?
海外封王的大方向不能改變,可到底怎么改動才能更加合理呢?趙文苦思冥想,久久沒有頭緒。
“看來我還是有些突兀了。”趙文長出一口氣,站了起來,走出了書房。
“爹爹,爹爹,爹爹!”
剛剛走出書房,趙文就聽到了趙銘宇的那清脆的聲音。
趙文尋聲望去,只見趙銘宇肩膀上挎著一個嶄新的小挎包從院子的月亮門中跑了過來。
趙銘宇看著站在書房門口趙文,小腿不停的蹬著。
“爹,您看我這書包好看不好看?這是小妮姨給我縫的新書包。小妮姨說我今年就要上學了,專門給我縫的。”
趙銘宇背著書包,在趙文面前不停的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