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覺得究竟怎么樣的姑娘才能配得上銘宇?”趙文看著劉文眾,一臉平靜的詢問。
劉文眾聽著趙文的聲音,剛準備開口回答,可卻突然意識到什么,直接停了下來。
俗話說,不管皇帝說的是什么,都不能夠當真,要細心揣摩,要深層次的理解皇帝說的這些話背后代表的意義是什么?
劉文眾跟了趙文這么多年,對趙文也是比較了解的,雖然他覺得趙文不可能用這種話來試探他,但是小心無大錯,小心駛得萬年船。
“陛下,臣覺得肯定是那種萬中無一的姑娘,才能夠配得上皇太子。
太子可是一個學識本領都非常優秀且出眾的人,普通姑娘肯定配不上太子。”
劉文眾一板一眼的說著。
劉文眾說的這些話就像沒說一樣,說了一大堆毫無營養的廢話。
這也是為了保險起見,劉文眾不得不這樣說。
“你說的這些話就和沒說一樣,朕問的是你覺得究竟是怎么樣的姑娘,比如說身份地位,而不是說這個!”趙文的眉頭微微皺起,稍有不滿。
“回陛下,這個臣不好說!”劉文眾一臉猶豫。
劉文眾害怕趙文以此來試探自己,在劉文眾看來,雖然趙文詢問的這番話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是這里面可是埋了一個坑啊。
從古到今,皇太子的親事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太子妃更是重中之重。
大明朝的時候還能好點,朱元璋為了防止外戚專權,所以大明的皇后大部分都是出自民間,皇后的身份或者說太子妃的身份,基本上和朝中的那些王公貴族沒有什么關系。
可是像大明這種現象,從古到今好像就只有這么一個。
再往前的時候,太子妃的出身基本上出自從那些有頭有臉有地位的家庭。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隨著趙文的登基,最早跟隨趙文打拼的那些人也都升了官,也成了現在的那些貴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紛爭,盡管跟隨趙文的這些人,對趙文都非常的忠心,但是這些人里面也有競爭。
別看現在的宣鎮平靜的就像湖面一樣,可在這平靜的湖面之下,依舊隱藏著紛爭。
這些紛爭趙文都看得清清楚楚,只不過因為這些紛爭現在利大于弊,所以趙文也就沒有去管。
今天劉文眾突然來找趙文,說起了趙銘宇的婚事,趙文便想到了很多。
劉文眾在說完話之后,趙文沒有立刻回答,陷入了沉默。
趙文靜靜地在皇宮的前院中散著步,他的目光隨意的掃動著,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劉文眾靜靜地跟在趙文的身后,見趙文沒有回答,便沒有再次開口詢問。
過了好長時間,趙文才開口說了起來。
“是啊,按照你說的那樣,銘宇也該定親了,可是到底該給銘宇娶一個怎么樣的姑娘,朕這心里一直沒有底。
這樣吧,這件事情就先交給你們議政院先行討論,等收假之后,你
們議政院先就這個事情簡單的討論討論,討論不出來也沒有什么關系,暫時不著急!”
趙文這樣說最大的目的就是對這件事情進行冷處理,也就是不支持不反對。
“臣遵旨!”
劉文眾見趙文都這樣說了,也不好再說什么,只好留下了趙文的命令。
“行了,你先退下吧!”趙文沖著劉文眾擺擺手,然后在陳東來的簇擁下,朝著皇宮深處走去。
劉文眾見趙文離開,也只好朝皇宮外面走去。
趙文來到了坤寧宮,此時的李小穎正坐在坤寧宮中抄寫佛經。
這是李小穎閑暇時候,經常做的事情。
在李小穎看來,抄寫佛經就相當于祈福佛經抄寫的越多,祈的福也就越多。
李小穎當然是為趙文和自己的兒子趙銘宇祈福,盡管現在趙文和趙銘宇看上去并沒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李小穎就是喜歡祈福。
趙文剛剛走進了坤寧宮中,李小穎就發現了走進來的趙文。
李小穎放下手中的毛筆,迎了上去,一臉笑容的問道:“今天怎么又有時間來我這里了?”
“什么叫做又有時間?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在年還沒有過去的這段時間當中,我隨時都有可能來你這里,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嗎?”
趙文一臉笑容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