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大忙人,難得有時間休息!”李小穎笑道。
“行了,不說這些了,先坐下來吧!”趙文拉著李小穎的手,坐在了坤寧宮中央的位置上。
“今天我遇到了一件事情,我想聽聽你的看法!”趙文拉著李小穎的手,開口說道。
“什么事情?竟然能讓你跑過來詢問我?”
李小穎非常疑惑,究竟是怎么樣的事情,竟然能讓趙文跑過來詢問自己。
“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過和銘宇有關!”
“和銘宇有關?什么事情和銘宇有關?”
李小穎一聽這話,整個人瞬間機靈了起來。
趙銘宇是李小穎的兒子,也是李小穎最疼愛的兒子,所以當李小穎聽到和趙銘宇有關,所以便生怕這件事情會對趙銘宇有不好的影響。
“你激動什么呀?你先聽我說,是銘宇的婚事。
剛才的時候,劉文眾前來找我,說明銘宇年齡也不小了,他的婚事也應該提上議程,所以我便想聽聽你的看法,畢竟你是孩子他娘。”趙文說著。
李小穎一聽這話,長出了一口氣,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我還以為是什么事情,嚇了我一大跳,原來是為了銘宇的婚事!”
“確實,銘宇的年齡確實不小了,雖然他今年虛歲才十二,但是如果在普通老百姓的家里,十四五歲結婚的比比皆是,所以現在他的婚事提上日程了也很正常。
我之前的時候就想和你說一說這件事情,可是我一直沒說。”李小穎開口說道。
“我也是這樣想的,只不過太子妃的人選你是怎么看的?
太子妃的出身地位來歷,你覺得應該是怎么樣的章程?”趙文詢問道。
“我是怎么看的,我的看法有用嗎?雖然我是銘宇他娘,但是他婚事的決定權還在你的手中,我的看法沒什么用!”李小穎說道。
“不是這個意思,我就是想單純的問問你的看法。
在很早之前,給銘宇舉行立儲大典的時候,趙大牛他們曾經就表露過將她們家女兒許配給趙銘宇的態度,那個時候銘宇的年齡比現在還要小,他們都爭的臉紅脖子粗的,更何況是現在呢?”
趙文想起了當初立儲大典結束后的那場宴會,在那次的宴會當中,趙大牛宋虎他們都曾經表露出要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趙銘宇的態度。
除過趙大牛宋虎之外,文官當中也有官員流露出這樣的態度。
那個時候這些官員都爭的臉紅脖子粗的,更別說是現在了。
“你說的這些話我都明白,從古到今不都是這個樣子嗎?歷朝歷代,太子妃皇后都是人人羨慕的對象。
唐宋之時,皇后太子妃基本上出身官宦世家,與其說這些皇后太子妃是挑選出來的,還不如說是那些世家大族博弈出來的。
大明朝洪武皇帝皇帝那會兒,為了防止外戚專權,便定下了皇后從民間選取的規矩。這規矩一定下來,便傳承了兩百多年。
崇禎皇帝的皇后周氏,她的父親也不過是個泥瓦匠。禧宗皇帝的皇后張嫣出身也不好。
雖然說這樣做,能夠盡最大的可能抑制外戚專權,但是如果你要實行這樣的辦法,我覺得確實是虧待的銘宇。”李小穎說著自己的看法。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疼愛自己兒子的母親,李小穎對趙銘宇萬般關愛。
所以說,如果趙文要給趙銘宇娶一個出身低微的媳婦,李小穎就算嘴上不說,心里有不會舒服。
“銘宇他這么優秀,鄉野村婦怎么能配得上他?
而且大明朝那個時候,皇后的家人久窮乍富鬧出來的亂子可不是一件兩件,你要想好了,給咱們兒子是娶媳婦而不是助人變富。”
李小穎一臉認真的對著趙文說道。
趙文聽著李小穎說的這些話,陷入了沉思當中。
確實,李小穎說的這些話并不是沒有道理,趙銘宇畢竟是未來的皇帝,而且趙銘宇的身份擺在這里,如果給趙銘宇娶一個什么也不知道且目光短視的鄉下婦女,確實不太合適。
倒不是說趙文看不起那些鄉下婦女,而是這兩者之間的地位相差實在是太大,為了自己兒子的幸福著想,如果真的給趙銘宇娶了一個鄉下婦女,兩人之間能有什么共同語?
就像明英宗和皇后胡善祥一樣,兩人結婚之后幾乎沒有什么共同語,再加上胡善祥沒有給英宗生個兒子,最后被英宗廢掉了后位。
這些事情加在一起鬧騰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如果沒有這些糟心事,估計明英宗還能多活一段時間。
“你說的這些很有道理,兩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太大,確實沒有共同語,也確實不會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