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那邊一切都好,這才放心地離開紡織廠。
離別前的告別是必不可少的。
無論是季珊、家中長輩,還是曹子昂,他都一一通知到位。
等所有事情安排停當,他一身輕松地前往火車站,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車票嗎?
那不是必需品。
手中的本子就是他的通行令牌。
此行他并沒有選擇飛機,畢竟如今乘飛機不再像從前那樣簡單出示證件即可。
需提前報備審查,層層盤查。
他可不想成為被查究的對象。
更何況,他更想親眼感受沿途的風景。
王小北踏上南行的車,車廂里混雜著從京城來的人跟那些在京城交流學習后轉赴他省的外地學生。
他沒興趣擠進學生堆里,索性進入空間。
……
第二天,小西帶著王梅、冬秀、小菊等幾個好友,還有他的鐵哥們兒,也搭上了火車,但他們沒按王小北的路線去津沽,而是向西北方,朝紅色圣地駛去。
王小北于第二天上午到了他的首站金陵。
走出火車站。
“咱們去孔廟看看……”
幾個熱血沸騰的學生在廣場上喊著,打算朝孔廟進發。
王小北打量了他們一番,發現衣著打扮跟自己相仿。
口音中帶著明顯的北平味,估摸著是初中或高中生。
畢竟,眼下最活躍的群體非大學生莫屬。
望著這群學生遠去的背影,王小北先去接待處做了登記。
如今雖說是食宿全免,但可不是隨心所欲想住哪兒就住哪兒。
火車站、交通樞紐、學校等地均設有接待點。
登記完畢后,可以選擇自由行動或是加入本地學校的活動。
接待點多設于學校內或預先安排的地點,有的在街巷里,有的則安置于工廠中。
有固定的地方吃飯。
要是想吃肉,接待點沒供應,那就得自己另想法子解決。
大體上跟四九城一樣。
但是四九城有它的特別,由于人口眾多,那些工廠,旅館,街道辦和商鋪,統統派了人過去。
“為……服務。”
王小北一到地兒,先喊這么一嗓子。
那邊幾個人見著他這派頭,也紛紛起身,紅書一舉,回了個禮。
“為……服務。”
領頭的一小伙子笑了:“嗨,同志,打哪兒來呀?聽你口音,北邊的吧?我是杜德義,這兒的接待員。”
一口地道的南方腔。
王小北一聽就明白了,笑著掏出自己證件:“你好,王小北,北平人,來學習交流的。”
“哎喲,北平的同志,歡迎歡迎,最近北平的同志真不少呢。”
對方客套了幾句,接過了證件細細查看。
一眼掃到下面的頭銜,眼睛瞪得圓溜溜的:“北平八中,八星連連長……王連長?”
王小北淡定地頷了頷首。
那人一聽,忙不迭地伸出雙手:“原來是王連長大駕光臨,太好了。您想先去哪兒看看,我這就給您安排。”
八中,那可是全國中學生心中圣地。
四九城里幾所名校的事跡,報紙上都登過不止一次。
說白了,這些學校就是中學里的排頭兵。
更何況眼前這位還是個管事的,交流學習,正合適。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