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知道軍令如山!”
樊噲吼了一嗓子,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目光卻不由自主地瞟向了剛剛占領的糧倉。
那里面,黃澄澄的稻米、成捆的干魚、還有不少腌菜肉干,堆得像小山一樣,顯然是附近倭寇軍隊的重要命脈。
一個念頭,瞬間劈入樊噲那看似莽撞實則不乏戰場狡黠的腦海。
“他奶奶的!”
他猛地一拍大腿,咧嘴笑了起來,露出兩排白森森的牙齒,顯得有幾分猙獰,“不讓痛快殺人了,咱也不能讓他們好過!兒郎們!”
他轉身對著麾下那些同樣面露不解的將士們吼道:“都聽見了!陛下仁德,讓咱們撤軍!但咱們也不能白來這一趟!把這些糧草,能搬走的,全給老子裝上船!一顆米都不許落下!”
“那…搬不走的呢?”
一個校尉下意識問道。
“搬不走的?”
樊噲眼睛一瞪,聲音陡然提高,充滿狠厲,“全給老子燒了!點火!燒!一粒米,一條魚干,一片腌菜葉子都不準給倭寇留下!讓他們餓肚子去!”
他越想越覺得這主意妙極,繼續咆哮著下達補充命令:“還有!傳令各隊!撤離的時候,眼睛都給老子放亮點!遇到倭寇的糧倉,燒!看到他們地里還沒收的莊稼,燒!碰上他們晾曬魚干的架子,也給老子燒!咱們走了,也得讓村野治保和那狗屁天皇知道,得罪咱大漢的下場就是啃泥巴!”
軍令如山倒,漢軍士卒們立刻從撤退的郁悶中找到了發泄口。
剛剛到手的糧倉瞬間被潑上火油,點燃了引火之物。沖天的火焰騰起,貪婪地吞噬著那些寶貴的糧食,散發出焦糊的米香和肉香,混合著濃煙,令人窒息。
與此同時,分散在山口地區各處的漢軍小隊,如同散播災厄的火焰使者,開始嚴格執行這道“焦土政策”。
一座座糧囤被點燃,一片片臨近成熟的稻田陷入火海,甚至連一些疑似為軍隊提供補給的小漁村也遭了殃。
狼煙四起,哭嚎遍野,整個山口地區仿佛陷入了一場巨大的燒烤盛宴。
樊噲父子最后一批登船,老將軍看著海岸線上無數股升騰翻滾的濃煙,叉腰仰天大笑,聲震海面:“哈哈哈!痛快!真他娘的痛快!讓這幫倭賊喝西北風去吧!看他們還拿什么跟陛下叫板!”
這支如同烈火旋風般席卷山口的漢軍,在離去時,留下了一片徹底的饑饉和絕望。
樊噲的“焦土之策”,是對倭寇戰爭潛力最直接、最殘酷的打擊,其造成的直接損失和后續的社會動蕩,遠比在戰場上殲滅幾個軍團的影響更為深遠。
這份“臨別厚禮”,充滿了屠夫般的粗暴和實效。
――
京都外圍,一處隱秘的山林據點。
空氣仿佛都凝結了。繡衣使者指揮使鄭茂,如同石雕般靜立,指尖緩緩劃過那份冰冷的撤退命令。
即便是他這顆早已被無數陰謀和殺戮磨礪得堅硬如鐵的心,也泛起了一絲極細微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