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什么稻子?一年辛苦才掙幾個錢?種參!漢人老爺直接給錢!”
“快看隔壁老金家,拿了漢人訂金,全家都穿上新衣了!”
“把我家那兩畝水田的稻苗拔了!改參圃!漢人說了,他們包收!”
這樣的對話在朝鮮鄉村比比皆是,大量良田被毀,稻苗被棄,取而代之的是一畦畦模仿山林環境搭建的參圃。
農業,這個國家的根本,正在被一種畸形的、完全依賴外部需求的“泡沫產業”所侵蝕。
衛滿王廷之中,并非沒有明白人。
一些有遠見的文官看到各地報上來的“廢農種參”的奏報,憂心忡忡地向衛滿進:“大王,此事蹊蹺!漢人高價購糧已屬反常,如今又如此瘋狂收購人參,甚至預付訂金鼓勵種植…臣恐其包藏禍心!長此以往,我朝鮮糧田盡廢,民生皆系于漢人一念之間,危如累卵啊!”
然而,已經被巨額“商業稅收”,漢商繳納的關稅和交易稅,以及想象中的長遠利益沖昏頭腦的衛滿,哪里聽得進這些逆耳忠?
他反而斥責道:“爾等迂腐!漢人愚蠢,愿意花冤枉錢買咱們的山貨,這是天賜我朝鮮致富之機!百姓賺了錢,國庫收了稅,寡人還能用這些錢擴充軍備,有何不好?至于糧食…大不了以后用賺來的錢向漢人買就是了!他們不是正在賣糧嗎?”
他甚至還下令各地官員,要“鼓勵工商”,為漢商提供便利,讓這股“致富潮”來得更猛烈些。
君臣皆醉,唯有幾個清醒者徒呼奈何。
漢軍秘密據點內,樊噲看著外面朝鮮人為了種參而瘋狂毀田的景象,又聽到市井間流傳的“漢人錢多傻速來”的譏諷論,氣得吹胡子瞪眼,找到正在研究地圖的劉盈。
“陛下!俺老樊實在憋不住了!咱們千里迢迢跑來,又是送錢又是送糧,現在那些朝鮮蠻子都在背后笑話咱們是冤大頭!說咱們高價買他們那破草根,是蠢笨如豬!這口氣俺咽不下!咱們什么時候動手砍人?”
劉盈抬起頭,看著怒氣沖沖的愛將,不由莞爾一笑。
他放下地圖,走到窗邊,指著外面那些忙碌的參農,問道:“姨父,你看他們,現在最關心的是什么?”
“還能是啥?種那破參,賺咱們的錢唄!”
樊噲沒好氣地回答。
“那他們還記得如何種糧嗎?還愿意去種糧嗎?”
劉盈又問。
“這…估計早忘光了!有錢賺誰還種地?”
劉盈收斂笑容,目光變得深邃冷冽:“這就對了。戰爭,并非只有刀光劍影一種打法。朕現在用金錢,買斷他們未來的糧倉,瓦解他們自給自足的根本。現在他們笑得越開心,將來哭得就越慘。待秋收之時,朝鮮境內無糧可收,遍地都是不能當飯吃的‘金參’,而朕,只需輕輕斷絕對他們的糧食供應…”
樊噲聞,倒吸一口涼氣,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些明白了。
劉盈繼續道:“屆時,饑餓會替朕的大軍打開所有城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現在花出去的錢財,不過是暫時存放在他們那里罷了。朕要他們連本帶利,用整個國家來償還!”
樊噲這才恍然大悟,摸著腦袋憨笑:“陛下圣明!原來是這樣!俺老樊是個粗人,只懂砍殺,還是陛下厲害!”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