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博愛的個性
原文愛眾世與愛寡世相若。兼愛之,有相若。愛尚世與愛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墨子·大取》)
大意愛眾世與愛寡世相同。兼愛也要相同。愛上古與愛后世,也要與愛現世一樣。
兼愛不僅是要人與人之間相互敬愛,更是要求每個人要有愛天下人之心,要有一種博愛的精神。
每個人,都有愛和被愛的心,我們為他們樹立愛的榜樣,將會對他們如何去愛別人產生重大的影響。當我們表達愛心的時候,別人會看著我們,甚至把我們當作學習的榜樣。
誰可以當我們的好榜樣?誰是我們最應該仰慕的對象?我們可以從歷史人物中找到他們,也可以在開放和誠實的心態下遇見他們,我們也會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他們。
南丁格爾舍棄了財富和舒適的生活,去追尋她心中深刻的需求。她被一種要去照顧千千萬萬個人的使命驅使,要去分擔他們在她身邊死亡的時候所經受絕望的情緒和恐懼。最后她成為我們今天所熟悉、敬仰的“白衣天使”之母。
天主教神父達米安拋棄了文明社會的一切,獻身于照顧夏威夷莫洛凱島上的麻風病人,完全體現了博愛的精神。他與教會的官僚體系奮戰不止,為他的教區人士爭取補給品,最后他自己也患了麻風病,死在他所愛的和他一起生活的人群之中。
甘地將一生完全投入追求自由之中。他的不流血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終于使英國殖民地下的印度人擺脫了帝國主義的束縛。當他一再被要求寫下自己的生平回憶時,他做出了一句最有個性的答復:“我的生平就是我的信息。”
這些把個人力量化為愛的歷史典范,都可以幫助我們辨認、欣賞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以博愛為職責的高尚性格,可能也包含我們自己。
夏日的一個黃昏,我們幾個朋友坐在廣場旁一家清雅的酒店里一邊喝酒一邊閑聊。透過玻璃窗,我們看見街頭一個女孩正提著一籃子玫瑰花,四處向人兜售。
夜幕降臨,霓虹閃爍,那個美麗的黃昏忽略了小女孩一籃子好看的玫瑰。
我們只顧喝酒,也就沒再注意那個女孩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那個小女孩竟站在飯店門口,她清秀的臉上爬滿了憂愁與焦慮,操著蹩腳的普通話,有些怯怯地問:“老板,可不可以賣一碗蛋炒飯給我?”
正站在我們旁邊30多歲的老板轉過頭,看了看她。小女孩更加羞澀了,站在那里,小手揪著衣角,不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