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原文夫桀無待湯之備,故放;紂無待武之備,故殺。桀、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滅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貴而不為備也。(《墨子·七患》)
大意桀沒有防御湯的準備,因此被湯放逐;紂沒有防御周武王的準備,因此被殺。桀和紂雖貴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都被方圓百里的小國之君所滅,這是為何呢?是因為他們雖然富貴,卻不做好防備。
墨子的軍事思想是一種守弱哲學,要求時時刻刻做好防備工作。雖然我們并沒有處在春秋戰亂時期,需要時刻準備反侵略,但在如今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也要時刻防備著,做到居安思危。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居安必須思危。在取得成就后,生活在安寧舒適的環境中,一定要考慮可能會出現的危險,做好防備措施。
春秋時期鄭國無故伐宋,引起晉、魯、衛、曹等11國的不滿。這些國家便聯合出兵討鄭,入鄭境,攻都城。鄭難以抗爭,只好停止侵宋,并與包括宋國在內的11國訂立了友好條約。
當時日益強大的楚國,已不滿足于自身所擁有的領土,時刻都在窺視著中原各國。常有侵擾行動,因而與晉、魯等國有矛盾。見鄭國求和于他國,心有不甘,便向秦國借兵攻打鄭國,鄭不敵,只好又屈從楚國。
鄭國侵宋在前,屈附強楚于后,使與鄭訂立盟約的各國諸侯十分氣憤,于是再次聯合出兵討伐鄭。鄭被折騰得筋疲力盡,被逼無奈,只好請求晉國出來調停。在付出重大代價后,鄭再次與諸國通好。
此后,鄭國為表謝意,送給晉國許多兵車、兵器、樂師及歌女。晉君主為犒賞調停的有功人員,將財物、美女分一半給大臣魏絳。魏絳不納,而向晉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