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資本
原文為義而不能,必無排其道。譬若匠人之斲而不能,無排其繩。(《墨子·貴義》)
大意行義而不能勝任之時,一定不可歸罪于學說、主張本身。好像木匠劈木材不能劈好,不可歸罪于墨線一樣。
墨子在這里指出,做事首先要反省自己,不要責怪知識、學說。什么是知識?
墨子認為,知識由七個方面組成,即:
聞知:由傳授得來的知識。如學生上學獲得的書本知識。
說知:不受時空阻礙而推論出來的知識。如八月十五月圓,因以前每個八月十五是這樣,推知今后也是如此。
親知:由親身經驗和觀察得來的知識。如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戰爭經驗。
以上三者為知識的來源。
知名:用來表示事物的名稱。
知實:用來表達某一事物的實質。
知合:名和實的相互符合。
知為:把握了事物并立志去實行。
以上四者為知識的體系及其實踐意義。以“知為”作結,說明知識離不開實踐,離不開人們的生產勞動等社會活動,這是極其寶貴的思想。
知此七者,便可以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
知識是成功的資本,也是贏得別人喜歡的前提,一個學問淵博的人很容易受到人們的歡迎。在當今社會,知識如同古代帝王一般,代表著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力。而前人也已經給我們積聚了無數的寶貴知識,通過學習我們可以輕松掌握。人若沒有知識,便不能一展抱負。不說是別人,連自己的親人都可能討厭你,鄙視你。
每個人都有想要做一番大事業的理想,但是做大事必須要有一定的資本,那么你的資本在哪里呢?其實它就在你自己身上——要求你以努力的態度、負責的精神,持續不斷地去學習、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