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藝,不如獨精一門
原文二三子有復于子墨子學射者,子墨子曰:“不可。夫知者必量亓力所能至而從事焉。”(《墨子·公孟》)
大意有幾個弟子告訴墨子,要學習,要習射。墨子說:“不能。智慧的人一定會衡量自己的力所能達到的地方,然后再進行實踐。”
這是墨子的徒弟問墨子,可不可以既學寫作,又練習射箭,墨子就指出了,首先要衡量自己的能力,然后再去選擇。雖然現在社會是提倡使用綜合型人才,但是如果沒有一門專長的技藝,就會變成“什么都會,而又什么都不會”的狀態。
人們常說:“一招鮮,吃遍天。”這話想必永遠不會過時。無論你從事什么行業,只要你對自己從事的行業有所專長,把握精髓,那么你肯定就能成就一番事業。
《莊子》一書中,有兩個技藝超群的人。
一個是廚房伙計,一個是匠人,廚房伙計即那位宰牛的庖丁,匠人即那位楚國郢人的朋友,叫匠石(不一定就是石匠)。二人的共同之處,就是技藝超群,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先看庖丁,他為梁惠王宰殺一頭牛。他那把刀似有神助唰唰幾下,一個龐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解剖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時,手觸、肩依、腳踏、進刀,就像是和著音樂的節拍在表演。更神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19年,所宰的牛已經幾千頭,而那刀仍像剛在磨石上磨過一樣鋒利。此時你看他提刀而立,悠然自得,又仔細地把刀擦凈,收好。那神氣,就如同優雅的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