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豐一吟之父豐子愷:潛移默化地影響
如果父母能夠做到始終如一地嚴于律己,凡事率先垂范,就會給孩子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就會贏得孩子的信賴與尊敬,因為父母本身的行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這一點,豐子愷做了很好的榜樣。
豐一吟,1929年5月生于浙江省石門鎮(今屬桐鄉市),著名學者、畫家、翻譯家。1943~1948年就讀于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應用美術系,1985年先后擔任上海佛教協會理事、常務理事,1986年加入上海翻譯家協會,1994~1996年分別赴新加坡、菲律賓、馬尼拉、馬來西亞檳城,為佛教做慈善事并舉行個人書畫義展。1996年任浙江省金華縣豐子愷研究會名譽會長,主要從事豐子愷研究工作,并參加一些社會活動。
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豐仁,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他的漫畫作品風格獨特,內涵深刻,耐人尋味,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散文,在我國新文學史上也有較大的影響。
凡事率先垂范
所謂率先垂范,就是說父母要帶頭規范自己的行為、語,為孩子做出表率,樹立模仿的良好榜樣。豐子愷非常懂得凡事率先垂范的道理,并且也一直在實踐著。他不但要求孩子做任何事都要認認真真,而且對自己更是要求嚴格。
他寫的稿子字字工整端正,從來都不會敷衍了事,涂改掉的地方就涂成一片,而不是隨手一抹。他從來不讓孩子隨便亂放東西,他要求,東西用完后,必須放回原處。他是這樣要求孩子的,而自己更是給孩子做出了榜樣。所以,在他的房中,每樣東西都一直放在固定的地方,想要找什么東西,很容易就能找到。后來,豐一吟也體會到了“物歸原處”的好處,也漸漸養成了習慣,并以此來教育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