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后,他辭去了教學的職務,以賣畫為生。一天,有個漢奸求他在扇面上作一幅畫,李苦禪很快就畫完了,并在上面用草書寫下這樣的字句:“日月已沉海,蛟龍亂升天!”那個漢奸附庸風雅,不認識草書,竟然滿意地離開了。
父親的一一行,李燕都看在了眼里,聽進了耳朵里,記在了心里,更在以后的生活中,化作了實際的行動。
“十年動亂”結束后,有一天,李苦禪把兒子叫到身邊來,說有關部門通知去認領散亂的查抄物品。他再三囑咐兒子:“上次葉淺予和陸鴻年把錯領的那些東西都退給咱們了。這正是看人心眼兒的時候,咱們要錯領了,也要還人家啊!”結果,還真讓他說著了,在李燕領到的《雜畫一批》中,發現了一卷二十件沒有裝裱的黃賓虹的作品,還有兩三件寫有李可染的上款。
李燕謹遵父親的囑咐,當即把它們交還給了工作人員,并立即通知了李可染。李可染見心愛之物“完璧歸趙”,歡喜得不得了。李苦禪聽說后,也非常高興。當時在場的友人開玩笑說:“為何不趁這個機會跟那位李先生討幅牛?”原來,李可染畫牛是出了名的。但李苦禪連連說:“物歸原主是應該的!”
李苦禪逝世后,李燕在《風雨硯邊錄——李苦禪及其藝術》一書中詳細地敘述了這件事。可以說,父親的品格教育對李燕的影響非常深遠。李苦禪教子要有好品格,這正如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所說:“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其實,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通常不在于怎樣說,而在于怎樣做,在對孩子品格教育方面尤其是這樣。
教子點睛:
對孩子來說,品格的塑造遠遠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因為品格是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礎。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說:“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實的品格。”孩子的品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積極培養他的好品格。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