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回答:“我明白。因為‘通用’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其總裁阿爾弗德雷·斯隆創立的現代企業管理原則,我想也肯定適用于我們這個國際型的航運企業。我相信,我在‘通用’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董浩云雖然點頭同意兒子的回答,但仍然覺得他的理解不夠深刻。董浩云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小華,我并不懷疑你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但我擔心你的刻苦精神不夠。你不要想到自己有依靠,你必須自己主動去找苦吃,磨練自己的意志,接受生活的挑戰,并且一定要戰勝它。所以,你必須全面鍛煉自己,從最底層做起。只有先做好一名普通職員,今后才可能明白應該怎樣對待你手下的職員;在這以后,你才能充分考慮學習別人的經驗,為將來開創新的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聽了父親的話,董建華立即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他堅定地回答:“請爸爸放心,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董建華聽從了父親的安排,在美國勤勤懇懇干了4年,1964年才回到父親的身邊。
在通用打工的日子里,董建華不僅學到了先進的管理經驗,更重要的事還學會了為人處世之道,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他以后能使東方海外擺脫危機,重振雄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這并不是強調,只有吃過苦的孩子才會成才,也不是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去吃苦。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孩子的成長道路一直很順利,沒有經歷過什么風雨的話,他就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為所欲為,這是非常有害的。
因此,今天的教育專家和一些有前瞻性眼光的父母提出,適當地對孩子施行“吃苦教育”,讓處于打好順境中的孩子對艱辛的生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這樣就可以讓孩子的身心得到鍛煉,從而健全他的人格。
教子點睛:
讓孩子全面鍛煉自己,是培養他適應社會能力和養成吃苦耐勞品質的有效途徑。董浩云就非常注意這一點,他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要孩子從小經歷磨難、挫折、吃苦,可以說,這是一種遠見卓識的教育方法,值得今天的父母借鑒。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