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和支持孩子的求知欲
陳景潤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也希望兒子將來當一名科學家。他認為,對于孩子的求知欲望,應該肯定和支持。
陳由偉天生就很聰明,每當他拿到一個玩具,就好奇地給玩具做“解剖實驗”,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當時,玩具的價錢都很高,于是,母親由昆就拉下臉來,嚴肅地批評兒子。這時,陳景潤總是樂呵呵地站在兒子一邊說:“孩子有好奇心是一件好事。他能拆開玩具,證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問題。做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對。”
求知欲是人們探索了解自己所未知事物的欲望,是人們追求知識的動力。也正是這種奇特的求知欲望,愛迪生才成了偉大發明家,瓦特也成了蒸汽機的締造者。求知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
著名教育家馬相伯在追憶自己少年時代時說:“我在兒童時代喜歡仰觀天象,并且喜歡追究天象的根源,當萬里無云的時候,我總喜歡月亮。我每天晚上看月亮,竟看得發狂。有一次在月亮底下拼命追趕它,但終是徒勞,又有一次我登上桌子開窗,拿著一根手桿去敲月亮,但仍是落空!因此我向長輩發出許多疑問:月亮是活的嗎?月兒生在哪兒?到了初三、四或二十四五時,我又要問:‘為什么只剩一半了呢?那半個哪兒去了呢?”
孩子愛提問題,而好問才能真正學到知識,也能促進大腦的發展和思維能力的提高。孩子通過不斷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積極思維活動,以及積極的動手實踐,促使了其大腦神經細胞的發育,提高了腦的功能,促進了智力的發展。
父母一定不要否定孩子天性,應當正確地給以引導、培養、激發。應當從多重方面點燃孩子朦朧的求知欲。父母要懂得從小激發培養孩子旺盛的求知欲,這是使孩子走向成才的第一步,也是使孩子受益終生的神奇法寶。當然,更要肯定和支持孩子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