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eis)說:“喜劇已經演完,是該謝幕的時候了!”他對于死亡表現得瀟灑自在,毫無依戀。哲人盧梭(jean-jaces
roseau)臨終時安慰夫人:“可別傷心,你看,那邊明亮的天空,就是我的去處!”真是自在人生的示范。
死亡不足畏懼,只是死亡以后就像移民一樣,你到了另外的國家,你有生存的資本嗎?只要你有功德法財,你換一個國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
現在社會上有“安樂死”的說法,其實“安樂死”比“痛苦生”還要好很多!快樂人生當然畏懼死后痛苦,如果“生死一如”,又何必“貪生怕死”呢?
佛教凈土宗稱死亡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喬遷,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嗎?所以,死亡只是一個階段的轉換,是一個生命托付另一個身體的開始。因此,死亡不足懼,面對死亡,要順其自然,要處之泰然!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