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微笑,即使佛陀當初制戒,也要修道人不必露齒大笑,只須展顏微笑;就算是供在佛堂的佛像,也要微笑才能給人尊敬。佛陀拈花,大迦葉微笑,不是成為千古傳燈的美談嗎?楊歧方會禪師一笑,白云守端終于豁然開悟!
歷史上,國與國來往,當然希望要能善道的大臣做使者。但是,大臣面帶微笑,表達善意,外交溝通才更能成事。所以微笑能解決紛爭,微笑能給人歡喜,微笑能改變印象,在談判桌上能保持微笑,你已取得談判的先機。
語云:“養兒不能防老,笑口常開才能防老。”可見微笑的力量。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微笑中沒有老少的差異,微笑可以突破年齡的限制。老萊子之所以要“彩衣娛親”,為的就是要父母心情愉快,永遠保持年輕。
佛光人的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些固然都很好。其實簡單地說,不如給人微笑,更能和諧人間,帶來春天。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