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時間
我們的生活,有“動”的一面,也有“靜”的一面。
動的一面,表示自己有生氣、有活力、有奔放、有發展,能和社會大眾融合在一起;靜的一面,有安然、有輕松、有自在、有寧靜,有自我享受的樂趣。
有的人,能動不能靜,只要一靜下來,他就會無所事事,不知如何是好。每天都希望在“動”的當中,才能安排自己,所以,爬山游泳之后,還要再去打球,還要再去到處找朋友聊天。一天當中,睡眠之外,他幾乎一刻都不能“靜”,他享受不到生活的寧靜,多么可惜啊!
有的人,能靜不能動,常常一個人自我關閉、獨坐、冥想,生活中,頂多閱讀書報、聆聽音樂,對于活動,他不樂于參加,他的人生就像枯木死灰一般,顯得太沒有生氣了。
其實,就算是參禪打坐,在“靜”坐之后,也要起來行香、禮拜,以活“動”筋骨;即使是誦經、念佛,在聲音的“動”態之后,大修行者也會要你有些閉目、禪思的時間,讓你享受寂“靜”的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