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動靜其實是不可分開的。當動的時候要動,當靜的時候要靜,能動能靜,才是正常的生活。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如果不當動的時候妄動,則如戰場上的戰事,后果不堪設想;不當靜的時候,如果一定要安靜,這是表示自己處理生活的無能。
所謂“動中乾坤大,靜里日月長”。人生要能夠在“熱鬧場中做道場”,也能在靜態的世界里享受“繽紛燦爛”。不如此,則是不懂得人生的意義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沒有把握好動靜的時間;“青春已逝,勞力不再”,即使想要爭取時間,也不易有所作為了。
所以,我們的身體心行,要“可動可靜”,也必須“能動能靜”;我們的心意,要“能動能靜”,也要“能靜能動”。甚至更進一步的,身在動,心能靜;心在動,身體安然。身心在“動靜”里都能夠有所安住、有所安排,人生才能處處安然,時時自在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