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層次
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從幼稚到成熟,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他崇拜、信任的對象。例如,小的時候相信父母,凡父母所說,絕對深信不疑;長大求學,轉而相信老師,只要“老師說”,就是對的。
之后,隨著各人知識水準高低、接觸社會層面寬窄、價值取向不同,于是有人相信金錢萬能,有人覺得愛情至上,有人高舉情義第一,有人疾呼自由無價,有人投身信仰生活等。
信仰是發乎自然,出乎本性的自然力,信仰也不一定是信仰宗教。例如有的人信仰某一種思想或某一種學說;有的人信仰某一種主義;甚至有的人崇拜某一個人,也可以成為信仰的對象。
話雖如此,然而只要人有生死問題,就一定要信仰宗教。人是宗教的動物,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水,人不能離開水而生活。人類從上古時代民智未開,就對大自然產生信仰,接著從信仰神權、君權,到現在的民權、人權等,可以說,人類自有文明開始,除了追求物資生活的滿足以外,精神生活的提升、信仰生活的追求,更是無日或缺。
關于信仰宗教,必須慎重選擇,否則一旦信錯了邪教外道,正如一個人錯喝了毒藥,等到藥效發作,則生命危矣!所以“邪信”不如“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