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馬虎虎
中國人的民族性,有許多為人所詬病的地方。胡適之先生曾感嘆說,中國人被許多的觀念所害,因而不能躋身于現代的強國之林。他寫了一篇“差不多先生傳”,文中的“差不多”先生說:“紅糖、白糖都差不多;山西、陜西也差不多;一千和一十也是差不多,甚至活人和死人也差不多。”胡先生藉此諷刺中國人凡事都差不多的思想。
其實,也不只是“差不多”這一觀念害了中國人,另有一個“馬馬虎虎”的思想,也使得中國人長期陷在茍且、不求真、不求準確的錯亂中,飽受其害!
所謂“馬馬虎虎”,不僅表示一個人對是非好壞、善惡對錯沒有見解、沒有原則,甚至遇事也總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態度。放眼當前社會,馬馬虎虎的人、馬馬虎虎的事何其多!例如:
馬馬虎虎的意思究竟是說好呢?還是說不好呢?假如再問:現在各部門的關系如何?他也是回答“馬馬虎虎”!
假如你問:現在的國民黨、新黨、親民黨,他們彼此之間有敵對嗎?有合作嗎?他的回答還是“馬馬虎虎”!
你問:中國臺灣社會的治安如何?他回答“馬馬虎虎”!現在臺灣總體情況如何?他回答你的,也是“馬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