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馬拉松
“馬拉松”是希臘的地名。在公元前四九○年,希臘的軍隊大敗波斯的軍隊于馬拉松。當時有一個叫裴德匹第斯的人,從馬拉松快速送捷報到雅典,以短短數小時的時間,竟然奔馳了四十二公里之遠,報告完畢,立刻力竭而死。一直到公元一八九六年,希臘雅典開辦奧林匹克運動大會,特別設立了一項“馬拉松競賽”,距離為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米,馬拉松從此列為世界長跑運動的項目。
馬拉松賽跑,這是一場耐力的競賽,賽程又長、又遠,因此跑者不但速度要快,而且要有耐力,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所以說,生命馬拉松,是看誰活得久。
生命的馬拉松,所謂“人生六十稱甲子,真正歲月七十才開始,八十還是小弟弟,九十壽翁多來兮,百歲人杰不稀奇。神秀一百零二歲,佛圖澄大師還可稱作老大哥,多聞第一的阿難陀,整整活了一百二十歲,趙州和虛云,各自活了二甲子,菩提流支一百五十六,其實人人都是無量壽,生命馬拉松,看誰活得久?”
其實,生命的馬拉松,也不只是要跑得遠、跑得久、耐得住,另外有一項重大的意義,就是要跑得有成就,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馬拉松選手奔跑的時候,我們看他器宇軒昂,勇氣百倍,雄赳赳,每一個人都有得冠的希望。及至上路,有的超前,有的在后;有的振作一時,超越前人,有的泄氣,漸漸落后。當然,有的選手雖是汗流浹背,全身熱氣蒸騰,但仍然邁開步伐,勇往向前,一直到達目的地,才算是完成任務。
我們的人生亦如馬拉松賽跑,青年的時候意氣風發,覺得舍我其誰?及至經過了一段賽程的考驗,到了壯年,自己是殿后,還是超前,結果已經明朗化了。
但是,不向生命馬拉松低頭的人,還是會奮勇賣力,總希望自己有突圍的機會。只是,有的人一路跑來,眼看多人超前,自己殿后,欲振乏力,只有感嘆自己力不如人,此時不免自怨自艾,灰心喪志,甚至中途放棄,令人惋惜!
然而,也有的人具有運動家的精神,他雖然是落后了,仍然奮力向前。正如我們的人生,當我們參加了人生馬拉松的競賽,人人都應該具有運動家的精神,要能持久不懈,即使落后,還是可以奮力追趕,堅持到底,雖不能獲得第一、第二名,至少也要把全程跑完,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意義。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