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這種“不遷就”的教育態度,帶給女兒的是持久的耐力和樂觀的心態。通過大量類似的“吃苦訓練”,思路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從小經歷挫折的思路學會了接受現實,能夠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適應社會的規范。
    碰到困難,思路說“會有辦法的”;遇到挫折時,思路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不管處境多么艱難,她總能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憑持久的耐力超越困境。
    15歲那年,思路赴日本演出,臨行前一天,她的左手肘不幸摔脫臼了,處理好以后,她便吊著胳膊隨團去了日本。在日本,她不僅克服了生活上的種種不便,還堅持練琴,臨上臺時,她往傷處噴上止痛藥就上臺了。
    在她演奏時,另一名鋼琴演員跪在她身邊,為她托著手臂,兩個人就這樣配合著完成了一場絕無僅有的鋼琴獨奏。在她大汗淋漓地敲出最后一個音符后,臺下的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和喝彩。
    作為母親,王晶給了女兒一雙堅硬的翅膀,家境優越的黃思路成長為一個頑強、勇敢的女孩,也正是這種頑強的精神使她獲得了成功。而此時的思路,心中正在為媽媽鼓掌。她深深知道,沒有媽媽堅持“嬌生不慣養”的原則,她不會獲得今天的成功。
    思路獨自去美國學習鋼琴,還是中學時期。那時候,她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來打工,有時一天要上好幾個小時的班,常常無法按正常時間吃飯,總是胃痛。她的胸牌上寫著她的中國國籍,為了不讓別人說中國人工作不負責,她也從不肯中途請假。
    有一次,演出快開始時,她為了幫一位拄雙拐的美國老太太換票,忍著胃痛跑到對面一座樓,在換完票回來的路上,她眼前一黑,暈倒在草地上。回國后,思路才把這次經歷說給媽媽聽。王晶聽著聽著,心疼得直掉眼淚,可在內心深處,她為有這樣一個堅強的女兒而驕傲!
    思路善解人意,凡事先為別人著想,發生利益沖突時,她總是自覺地調整自己去適應別人,從不強求別人來遷就自己。最重要的是,她從中獲得了很大的快樂,為自己能夠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的感到自豪。
    王晶欣慰地看到,女兒身上表現出的很強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以及勇敢頑強的個性品質,不僅大大增加了她成功的機率,而且還讓她學會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去看待人生,享受人生。
    教子點睛:
    王晶認為,有原則的愛才是理智的愛。她為了讓孩子長大以后能經受委屈,從孩子一出生起,就不替孩子承擔她遇到的困難,并利用這樣的困難,來鍛煉孩子。這樣的母親是理智的,她舍得讓孩子獨立地去面對生活的難題,那么,將來一旦有什么變化,孩子很容易就能應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