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史證明,一家公司發展到相當規模,就會突破原有的日益顯得狹小的區域,向外界尋求發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到相當的水平,自然會為剩余資本尋找出路。
二戰以后,最具擴張性的資本是美國本土資本,其后是歐洲共同體資本、中東石油資本、日本資本。它們各領風騷,相繼在國際經濟舞臺上大出風頭。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世界華人資本崛起,日益引起世界經濟的矚目,且大有壓倒日本資本的勢頭。據美國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1994年報道:
國際基金會、世界銀行、《美國學人》雜志、《日本經濟新聞》、《紐約時報》等權威機構和學者評論,當前全球華人是世界經濟最大活力之一。迄今,海外華人約5500萬,每年總產值超過5000億美元,擁有總資產2萬億美元,接近日本(人口1.23億)總資產的2/3,是世界最富的群體。華人中富豪的人數,超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法國和加拿大(三國總人口1.4l億)富豪的總和。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葛得堅認為:“華人現時是世界上最具流動性的投資集團,已取代日本成為主要投資者。”
可見,作為世界華人首富的李嘉誠,以及他所控的全球最大華資財團,走跨國化道路參與國際競爭,不可避免且名正順。如果固守彈丸之地香港,不進行境外投資,反而令人奇怪。
不過,從資本運營的角度看,更能引起人們興趣的與其說是李嘉誠跨國投資這件事本身,不如說是他向國外投資的宏大氣魄,而這一點,正是“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法則的具體體現,是一切商家所應該著重學習的。
有句古訓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是一種破釜沉舟的悲壯,是沒有退路時候的選擇。在生意場上,當你選擇了孤注一擲,你就只有聽天由命了。當出現任何一點小問題,你都可能一敗涂地。所以,在做生意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分散投資,用這種方式來規避可能到來的風險,這才是一個聰明的商人應該做到的。
李氏箴:
分散投資,就是分散風險。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