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南唐國滅,李后主淪為階下囚,其妻小后周常常被召進宋宮,侍奉宋皇,一去就得好多天才能放出來,至于她進宮到底做些什么,作為丈夫的李后主一直不敢過問。只是小后周每次從宮里回來就把門關得緊緊的,一個人躲在屋里悲悲切切地抽泣。對于這一切,李煜忍氣吞聲,把哀愁、痛苦、恥辱往肚里咽。實在憋不住時,就寫些詩詞,聊以抒懷。
李煜雖然在詩詞上極有造詣,然而作為一個國君,一個丈夫,他是一個懦夫,是一個失敗者。
其實,沒有人能夠完全擺脫怯懦和畏懼,最幸運的人有時也不免有懦弱膽小、畏縮不前的心理狀態。但如果使它成為一種習慣,它就會成為情緒上的一種疾弊,它使人過于謹慎、小心翼翼、多慮、猶豫不決,在心中還沒有確定目標之時,已含有恐懼的意味,在稍有挫折時便退縮不前,因而影響自我設計目標的完成。
怯懦者害怕面對沖突,害怕別人不高興,害怕害別人,害怕丟面子。所以在擇業時,因怯懦,他們常常退避三尺,縮手縮腳,不敢自薦。在用人單位面前他們唯唯諾諾,不是語無倫次,就是面紅耳赤、張口結舌。他們謹小慎微,生怕說錯話,害怕回答問題不好而影響自己在用人單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在公平的競爭機遇面前,由于怯懦,他們常常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以至于敗下陣來,錯失良機,于是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導致自我評價和自信心的下降。
美國最偉大的推銷員弗蘭克說:“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對于膽怯而又猶疑不決的人來說,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正如采珠的人如果被鱷魚嚇住,怎能得到名貴的珍珠?事實上,總是擔驚受怕的人,他就不是一個自由的人,他總是會被各種各樣的恐懼、憂慮包圍著,看不到前面的路,更看不到前方的風景。正如法國著名的文學家蒙田所說:“誰害怕受苦,誰就已經因為害怕而在受苦了。”懦夫怕死,但其實,他早已經不再活著了。
世上沒有任何絕對的事情,懦夫并不注定永遠懦弱,只要他鼓起勇氣,大膽向困難和逆境宣戰,并付諸行動,便開始成為勇士。正像魯迅所說:“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說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熒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待炬火。”
老實人啟蒙:
人生在世,最可恨的就是膽小窩囊地過一輩子,上天既然讓我們降生于世,我們就應當承擔起我們作為人的責任和義務,書寫好那一個大大的“人”字。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