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會需要馬上行動
機會來臨時不要猶豫,馬上行動,這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比爾·蓋茨說:你不要認為那些取得輝煌成就的人,有什么過人之處,如果說他們與常人有什么不同之處,那就是當機會來到他們身邊的時候,立即付諸行動,決不遲疑,這就是他們的成功秘訣。
人生中總是有好多的機會到來,但總是稍縱即逝。我們當時不把它抓住,以后就永遠失掉了。
有計劃而不去執行,使之煙消云散,這將對我們的品格力量產生不良的影響。有計劃而努力執行,這就能增強我們的品格力量。有計劃沒有什么了不起,能執行定下的計劃才算可貴。
許多成功的人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敢想敢做。
比爾·蓋茨正是這樣的一個人。我們來看看最初的他是怎樣來尋找賺錢的機會的:他在承接信息科學公司的項目成功后,信心大振,又與保羅·艾倫琢磨起了新的賺錢路子。不久,他們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名為交通數據公司。
他們為什么要辦這樣一家公司呢當時,幾乎所有市政部門都使用同一種裝置來測量交通流量,這種裝置是由一個金屬盒子聯接一條橫跨路面的橡膠管組成的。金屬盒中有一盤16軌紙質磁帶,當有車從橡膠管上經過時,這臺機器就會在磁帶上打上0或1這兩個二進制代碼。這些數字反映出車輛經過的時間和流量。市政部門雇用私人公司將這些原始資料譯成信息以供有關工程師們分析研究,例如,以此來決定何時該亮紅燈或綠燈。
原先為市政公司提供服務的私人公司效率低而且要價高,這為蓋茨和艾倫提供了競爭取勝的機會。他們用電腦來分析這些磁帶,然后把結果賣給市政部門,他們比對手既快又便宜。蓋茨雇用湖濱中學幾個七八年級的學生,把磁帶上的數據謄寫到電腦卡上,然后蓋茨把它輸入到電腦里。接下來,他用自己設計的程序將這些數據轉換成易讀的交通流量表。
當交通數據公司開始正常運轉后,艾倫決定制造自己的電腦以便直接分析磁帶,這樣就可免去手工勞動了。他們聘請了一位波音公司的工程師來協助設計硬件。蓋茨拿出360美元,購買了一個英特爾公司的新型8008微處理器芯片。他們將一臺16軌紙質磁帶閱讀器連接到這臺電腦上,然后把交通流量記錄磁帶直接輸進去。
與后來的微機相比,這臺“土制”電腦是非常原始的,只是勉強能用而已,還不能保證它不出故障。有一次,蓋茨洋洋得意地在餐廳向一位市政官員演示他的交通數據電腦時,機器突然卡了殼。蓋茨鼓搗了半天,機器就是不聽使喚。那位官員因此失去了興趣。蓋茨覺得很沒面子,便向他母親求援:“告訴他,媽媽!告訴他,它確實能工作!”
蓋茨和艾倫利用交通數據公司賺了大約兩萬美元。但是市政公司并非天天需要進行交通流量分析,因此,這是一種越做越小的生意,公司不會有多大發展前途。當蓋茨為交通數據公司招攬生意時,他又萌發了一些新的賺錢計劃。不久,蓋茨又與埃文斯合作成立了一個“邏輯仿真公司”。
邏輯仿真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設計課程表、進行交通流量分析、出版烹飪全書等。蓋茨此時的生意經驗畢竟還是很稚嫩的,只能說處于摸索階段。他的公司業務范圍如此廣,看起來賺錢的機會更多,其實不然。這樣沒有明確的業務范圍,自然也沒有固定的客戶,賺錢必然有限。
1972年5月,在他們結束三年級前夕,湖濱中學校方授權他們設計全校400多名學生的課程表程序。校方希望這套電腦軟件可以從秋季72-73學年開始啟用。湖濱中學原本是讓那位受雇于本校教授數學,并幫艾倫設計過電腦的前波音公司工程師從事這項工作,但不幸的是,此人死于一場墜機事故。于是,這個任務就落到了蓋茨和埃文斯肩上。
真是禍不單行,接受任務不到一周,肯特·埃文斯在一次登山事故中不幸遇難。悲痛的蓋茨要求艾倫來幫助他完成這項工作。他們約定在當年夏天,艾倫放暑假回來后,共同來完成這項任務。